當我年少第一次陶醉在偶像劇的泡沫裡時,心中就很憧憬未來可以擁有一種特彆自然且美好的愛情,換言之,男女主角之間可以有多種共同愛好和想法。
那是一種喜悅共進式的玩伴愛情,既可以像小夥伴一樣好好地玩耍溝通,也可以像愛人一樣想怎麼浪漫就怎麼浪漫。
所以,以前在我還沒成家之前,最容易吸引我的就是和我有共同愛好和想法的女生。
當年的我喜歡寫東東,隻要一看到熟悉的女生文筆很好,寫出的文章特有韻味,我的心自然就會被觸動;
當年的我喜歡畫畫,隻要在網上看到有女生畫的畫特彆生動而美時,內心除了陶醉,還是陶醉;
當年的我喜歡音樂,比如唱歌、寫歌、自學彈電子琴,隻要我在唱歌軟件上聽到有的女生唱歌唱得像明星一樣好聽時,還有看到有的女生彈琴彈得很好時,我的心就有一種自願被勾走的可能;
當年的我喜歡跳舞,儘管自學亂跳得不成樣子,但就是喜歡。隻要我一看到有些女生跳舞跳得很有個性和有魅力,我的心就很想去搭訕,當然這隻是很想,不會有行動的;
當年的我喜歡看書,因為看書可以讓心靈回到一種特彆平靜的心境,所以能安靜認真看書的女生在我心中會有一種特彆恬靜的美。在公交車上遇到安靜看書的女生,我都會忍不住多看她兩眼;
當年的我喜歡騎車和打籃球,也就是運動。當我看到一些很愛運動的女生時,我會覺得她們會散發出一種運動氣質的美,特彆迷人;
當年的我喜歡拍照,雖然沒真正用過單反相機,但還有手機。當我看到一些很會拍照的女生時,我會很想過去說聲“嗨”!嗯,是很會拍照,會取景,會調光,會選角度,而不是那些隨便擺表情自拍或美圖的那種;
當年的我喜歡小旅行,當我看到那些在旅行中不怕曬,不怕熱,不怕累,隻專注於旅途中那些美好的女生時,我會莫名地心動;
當年的我喜歡……
好像,我喜歡得越多,這些喜歡就越和我無緣。
因為在小詩的愛好裡,很少有我真正喜歡的愛好……
她不喜歡寫文章,因為她的語文成績不好,但,她喜歡的,卻是我最不在行且對我而言有如夢魘般恐怖的數學;
她不喜歡畫畫,因為不會畫,如果真的是喜歡畫畫,就算不會畫也會去畫。但,她喜歡看我畫畫,隻是我不習慣被看著畫畫,因為會分心;
她不是不喜歡音樂,隻是不怎麼敢唱歌,有時開心得花兒都開時,會放開地唱幾句,雖然不特彆,但我喜歡。因為,願意唱歌給我聽的女生,無論她自己覺得唱得多麼難聽,我都能聽得出當中於我而言的可愛與動聽;
她不是不喜歡跳舞,因為她沒跳過,但在她心中,有規劃過未來給下一代練習跳舞。至於我跳的舞,她可能就不怎麼認同,因為不專業和跳得有點過於柔,沒有人家男生跳舞跳的帥和陽剛;
她不喜歡看書,一看那密密麻麻的字就覺得犯困,不過,她喜歡煲電視劇或電影。雖然我也有點小喜歡煲電視劇和電影,但我們喜歡的電視劇和電影能重合的,不多;
她應該喜歡運動,但不是特彆喜歡,因為太在乎客觀條件的影響了。我非常向往那些一對情侶一起騎車去小旅行的經曆,但,這於我而言,隻可以是一種幻想,畢竟不現實;
她喜歡拍照,不過,不是那種特彆會拍照的拍照。但,至少,她喜歡拍照,我們之間還有點共同愛好;
她喜歡小旅行,不過,和我的小旅行風格有點不同,但,可以慢慢融合;
她喜歡玩手機遊戲,比如之前很熱的消消樂,不過我對遊戲並不過分狂熱。但,為了能讓我們的共同愛好多一些,我也因為她而玩起了一段日子的消消樂;
她喜歡吃零食,在玩手機或煲劇時,零食是一種很好的搭配存在,而我並不喜歡吃零食。但,依然為了共同愛好,我也陪她吃起了零食,成為了習慣;
她喜歡吃魚,而我不喜歡,很多時候我都逃避吃魚。但,有時候,她覺得我不吃魚,她自己吃也沒意思,所以,我也開始慢慢令自己吃起了魚,前提是不能有腥味;
她喜歡……
慢慢地,配合著她的喜歡,漸漸地讓我的喜歡沉下去了……
似乎,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但,沒有什麼是白費的。我會是,新的我。
我和小詩的確不屬於喜悅共進式的玩伴愛情,在婚姻生活的開端,時不時地就有三觀不合的矛盾,但時間磨合了我們,讓我們都漸漸地為對方而變成適合對方的人,從而圓潤地慢慢融合在一起。
嗯,是的,我和小詩是屬於互補成長式的陪伴愛情。
我的喜歡的確是代表著我的喜悅,但那都是表麵層次的存在,不足以抵抗生活中的大風大浪。
而我的用心磨合雖然有時會帶著些痛苦,但痛苦過後就會變得很清甜,並且能提升裡麵層次的質量,麵對生活中的大風大浪,能更好地應對並且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