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時代裡,我有寫過,“烏龍”這花名因為娣,而變得和我的真名一樣令我重視!
所以,我的筆名“烏龍流”,由此而生!
自從筆名出現之後,我就開始練習筆名的簽名。
在2015年9月到2016年5月期間,我在柬埔寨工作,比較注重畫畫。每畫完一幅畫,我都會寫下自己筆名的簽名。儘管那時寫的簽名看起來還有些生硬,但已經逐漸完善。
如今,寫簽名的感覺我已經get到了。
我一共有三個屬於自己的簽名,我本名,我筆名,我藝名。
當然,我並不是藝人,但我內心深處有對藝術的向往,喜歡寫歌唱歌,喜歡跳舞,喜歡演繹。所以,我就滿足自己的內心,給自己起個藝名“金龍流”。
總結起來,筆名和藝名,與我的本名都是很接近的,而且還可以互相聯係。簡直,就是簽名界的生態係統。
筆名和藝名的第一個字,無論放哪一個在前麵排列,都有意義。
筆名在前,藝名在後,那就是“烏金”。
藝名在前,筆名在後,那就是“金烏”。
感覺,真的很配!
現在想想,如果當年初二給我起花名的人起的不是“烏龍”,而是“黑龍”或“肥龍”,那麼感覺就……嗬嗬了……
還有,我這部東東的封麵,所用的照片是2016年年初去巴厘島旅行的時候,團友用他的愛瘋幫我拍的。
當時拍完後,他覺得很有意境,就問我,如果有機會,能不能讓他拿這張照片來做雜誌的封麵。
我開心地表示同意了,其實我也不知道他在柬埔寨是不是做雜誌的。
而那時的我還沒有整理這部東東,自然沒想過這些封麵的事兒……
直到我回國後,到了2017年7月份,我有了要把自己寫的所有不同階段的稿整理成一部東東的想法。
於是,根據進程,我需要封麵。
可是,我該用啥封麵?我當時又不會PS……
想了想,叮!巴厘島旅行的那位團友幫我拍的那張照片,他說過他可能會用來當雜誌的封麵。嗯?那張照片不就是我所有相片裡最有封麵潛質的相片嗎?
還有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那封麵的尺寸和那位團友用愛瘋拍出來的照片尺寸一模一樣!而我其他的相片,沒有一張是符合那尺寸的。簡直就像是,上天早就為我安排好了一切,提前幫我拍好了封麵的感覺!
於是,這部東東就開始出現了!
到今天,雖然這部東東沒啥人氣,但是,於我而言,它就像一個每天在慢慢長大的孩子,陪伴著我走向未來。
這意義,就已經很好!
所以,我如今的狀態多多少少都受到了我過去遇到的人所產生的影響。
這感覺的美妙,就美妙在,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謝過去的緣分,也珍惜當下的緣分,並且期待未來的緣分。
嗯,與你相見,真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