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薑河川的傳音,方運更不想出去。6↙,
“恭喜方全甲!”
學宮的一位進士高喊一聲,隨後成千上萬的人跟著高聲祝賀,賀語如潮。
“恭喜方全甲!”
在場的景國讀書人無比興奮,方運不僅成為人族唯一一個在科舉中文成驚聖的學子,更是人族唯一一個同年進士,沒有任何人能在一年中連續考中童生、秀才、舉人和進士,而且次次都是全甲第一。
更何況方運引來聖道八麵劍,讓大量的讀書人有了提升文位的機會。
那些參與本次會試的考生卻沒心情祝賀方運,都睜大眼睛看著天空巨大的光幕,從上到下仔細尋找自己的名字。
“我中進士了!”一人突然興奮地輕呼。
“祝賀李兄……”
“哥!你也中進士了!”
“咳,或許是同名之人,稍安勿躁。”
“兒啊,我們回去吧……”
此次錄取不過三百進士,但參與考試者上萬,許多舉人黯然離開。
每年的科舉放榜終究隻是少數人的狂歡。
與其他科舉試不同,進士試中若沒中進士但考中“同進士”,則可悔考一次,放棄本年的才氣灌頂和進士文位,等以後再次參與會試,但下一次無論如何也不能反悔。
沒中進士的不高興,中了同進士的也有人不高興,而中了正牌進士的人因為沒進前五十還有人不高興。
因為今年朝廷已經放出口風,今年能參與殿試的進士會比往年多,可最多也隻有五十人。
無法參與殿試,就意味著無法進入學海,除非立下大功,或者人族遇到什麼大事進行“學海納賢”,否則那些進士永生也無法進入學海。
一些進士明明能突破,成為翰林。但為了進學海得文心,壓製自己的文位。成為翰林不是得不到文心,而是不如進入學海得文心容易。
凡是進入學海的進士,隻要不出意外,都能得到一顆下品文心,比在書山得文心容易的多。
所以許多高文位之人大都有文心,但都是普通文心,很難得到絕頂文心,更不用說最強的無上文心。
人族在翰林之下,大都不會經曆危險的廝殺。最危險的時刻也不過是與妖蠻在戰場上戰鬥,而進士往往在遠處戰鬥,尤其是年輕的進士都被高文位之人保護,死亡率很低。
到了翰林有所不同,聖院基本不會出動力量保護翰林、大學士或大儒,甚至會安排這些人去做非常危險的事,因為在眾聖看來,隻有曆經磨難之人才可能成長。
不能在重重磨難之中成長,再有天賦、活得再久。也對人族毫無用處。
童生、秀才或舉人如同生活在溫室中的花朵,進士則行走在通往叢林的道路上,更高文位的讀書人則生活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隻有一步一步成長。隻有慢慢變強,才能在萬界這個大叢林中存活。
因為,他們的身後站著數不清的人族。
尤其在經曆了兩界山大戰的慘敗後,人族眾聖對高文位讀書人越發嚴厲。一切以軍功來論,誰想吃閒飯就滾出聖院或各世家的權力核心,將再難得到晉升文位所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