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儒道至聖》更多支持!
景國的官員們已經下了早朝,剛走出皇宮正門,準備返家。
但因為有天演戰詩,眾官不得不停下來。
在方運最後一首天演戰詩結束後,禮部賽侍郎和眾官一起抬頭望天,道:“得,回去吧。前些日子某些人說方運隻是進士就成文侯,不便立刻加賞,等成虛聖再名正言順賞賜。現在好了,封個虛聖也與眾不同,殺了二三十萬妖蠻,又送萬軍‘屠妖兵器’,功勞要重新議定,封賞也要升格。”
“賽大人,此事需要太後召集,你我……”吏部侍郎歐寞道。
“太後有旨,重議方虛聖封賞!請諸位大人去偏殿吃午膳。”門口一個太監氣喘籲籲大喊。
左相一黨眾官啞口無言。
“還愣著乾什麼?回奉天殿啊!”
眾官員一邊往回走一邊聊天。
“之前我等議定方虛聖跳過正三品的武侯,直封從二品的州公,現在怕是要封正二品的國公了。”
“不妥吧,李文鷹大人之前也不過是州公,成大儒後才和其他大儒一樣獲封國公。”
“有何不妥?十國有幾位大儒能單獨殺五頭大蠻王?”
“這倒也是,隻有不到半數的大儒能以一己之力殺死大蠻王,普通大儒依舊需要借助他人才能殺大蠻王。”
“所以封方運為正二品國公沒有絲毫不妥。”
“那他原本是內閣行走,此次怕是要加封為內閣參議了。”
“不妥!內閣參議乃是一國支柱,地位僅次於四相,有權反對四相命令。四相若爭執不下,參議也有一定決定權。整個景國的內閣參議不足三十人,如此重要的實權之位,方運怎能擔任!”
“是極。朝會上已經討論過。方文侯若成內閣參議再去密州擔任代縣令,豈不是密州官位最高之人?他是當代縣令去,還是當代州牧去?的確不妥。”
“我看,還是按老規矩吧,等方鎮國殿試結束,再加封內閣參議。”
“等方鎮國殿試結束,他的功勞加起來,怕是直接位列正二品吧,從一品都有可能,憑借實權也可能位列內閣參議。那就不是加封了。”
“我倒是想知道他什麼時候封王。”
“他極可能是我景國下一位軍功王,獲贈半縣封地,私兵數千,當真難以想象。”
“對了,方鎮國若能奪回象州,那真可能要封王了。”
“奪回象州太難,還是看他在春獵中的表現吧。我景國去年進聖院的進士名額有三,入翰林殿的次數為十二,我也不貪心。翻倍即可。”
眾官大笑,這若不叫貪心,那世間再無貪婪之人。
“再過兩年,大概得稱他為第五相了。”
“老夫有種預感。今年殿試結束,他就會被人叫第五相。”
“罷了,此事朝會再議論,不便在朝堂外妄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