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時辰,整件事就通過論榜和鴻雁傳書傳遍天下。
許多人興奮得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在論榜上瘋狂攻擊。
“堂堂虛聖喪心病狂,屠殺一村,堪比妖蠻”
“方運即將逆種,聖院為何還不法辦”
“這種酷吏怎能當一國狀元”
“仁人誌士,有識之士,請聯合起來,上書聖院,罷免方運的虛聖之位”
“屠夫沾滿人族鮮血的屠夫被他毀了文膽的人還少嗎現在竟然對無辜的平民百姓下手”
“長溪村人死得好慘啊,我有個親戚就在長溪村,他們絕對不會像方運栽贓汙蔑的那樣”
一開始,沒有多少人反駁,因為許多人並不知道具體情況。
當長溪村事件的內情被披露後,論榜之上許多人大罵,不過這次罵的不是方運,罵的是左相一黨,甚至罵慶國的太後乃至先帝。
尤其是武國人,罵得最為激烈,武國民風彪悍,刑法嚴苛,斷然不可能出現這種事,一旦出現且朝廷不管,法家和兵家讀書人必然會暗中聯合起來,屠滅那一村。
之後,武國和許多讀書人開始支持方運,反駁其餘人。
“長溪村民,心如蛇蠍,狀若妖蠻,不配當人方虛聖殺得好”
“老子原本瞧不起景國,沒想到景國還是出了一個有種的武國要是有這種地方,老子絕對會帶兵一鍋端了那個村子”
“律法方運就是按律法做事先殺官差,後持械對抗縣令,方虛聖竟然還給他們機會,放到我們啟國,早就直接殺進去”
“你們還生活在當年嗎禮法之爭過去那麼多年了,不識時務”
“我跟你們說律法,你們開始說仁義”
“你們這些人,之前說儒家過仁,現在景國麵臨妖蠻南下。亂世用重典,又要以仁為武器攻擊方運”
“方運便是大仁大義”
“舜為天子,方運為士,爾等竊負而逃”
當有人改用的典故後。引得許多讀書人大笑。
孟子的學生桃應曾經問孟子一個問題,如果舜為天子,得知父親殺了人,負責刑罰的皋陶要抓舜的父親,舜會不會阻止。
孟子回答不會。並說在舜的眼裡,權力如同破鞋一樣一文不值,舜必然會背著他的父親逃走。
那人引用典故,就是罵有些人看到罪犯被殺,跟死了爹媽一樣。
論榜展開了大規模的論戰,除了少數脾氣暴躁之人開罵,大多數讀書人大都不吐臟字,但玩起文字遊戲來一個比一個陰損。
方運在書房裡處理政務,方應物匆匆進來。
“您難道就不準備去論榜說點什麼您去論榜看看,他們簡直把您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魔頭。”方應物壓抑著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