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運望著最前方那高大的城牆。
城牆之上最多的就是升降機關,平均每隔三十丈就有一座。那些升降機關基本都是一丈見方,還有少數是大型升降機關,升降籠足有三丈方圓。
此刻,大量的升降機關正在不斷上升或下降,或運送士兵,或運送物資。
城牆之上還有許多孔洞,有些升降機關就停在那些孔洞邊,孔洞中有人拿走物資。
“看來城牆之內彆有洞天,隻是不知道城牆多寬,看樣子,起碼有百丈之寬。”方運心裡想著,隨口問了問解炳知。
“兩界山長五十一裡,寬一裡,高兩百丈。”解炳知回答道。
一旁的蘇倫歎息道:“除了眾聖,我想不到誰有如此大的手筆。這哪裡是城牆,根本就是人造山嶽。”
“所以,這座城牆也被稱之為真正的兩界山,有許多彆名。如歎息之壁、偉岸之城、不敗長城等等。”
“咦那裡是什麼”王黎指著西北角。
方運看過去,就見那裡有一道白色的光幕,光幕高約三丈。
“上麵寫著,那就是各軍最關注的軍功簿。”屈銅道。
光幕的上方有“軍功簿”三個金色大字,而下麵第一排,則簡單寫著“第一,十一軍”,第二排則寫著“第二,十四軍”。
一直到第三十名,都是這種數字加個軍字,第三十一名上寫著“鎮獄七軍”。
眾人隱隱明白了這是什麼。
解炳知微笑解釋道:“和你們各處給大軍起名的不同,我們兩界山和一些古地大軍太多,為了方便,皆以數字命名。畢竟,兩界山最多的時候有上千支大軍,一一命名太過複雜冗贅。鎮獄海和兩界山一樣,也以數字命名,但為了與兩界山大軍區彆,加上鎮獄二字。十寒古地也一樣。”
張青楓道:“我看這軍功簿上,並沒有第一到第十軍,莫非兩界山沒有這十軍”
屈銅插嘴道:“那是兩界山最強的十支大軍,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兵,也有輕鬆殺掉妖兵的實力,隨便幾人聯手,就能殺死普通的妖將。他們一旦出現,就意味著爆發第二次兩界山之戰。所以,兩界山每個人都希望他們不要出戰。”
“童生不過相當於妖民,普通秀才才有妖兵的實力,他們竟然如此強,真是難以置信”蘇倫道。
“軍功簿上有些兩界山主力軍的排名很靠後,莫非他們實力差”一人問。
“有些的確差,但大多數是參戰時間少,所得軍功自然也少。”
眾將輕輕點頭。
張青楓輕歎道:“軍功簿上隻顯示畢參之戰軍功排名前一百的大軍,我楚國三支大軍都沒有上榜,隻有秦國的帝衛軍排在第九十七位,而這支大軍,已經全軍覆沒。據說這支大軍之所以排名高,是因為配合機關殺死了數頭大妖王。”
那屈銅道:“最多兩天,帝衛軍就會下榜。”
珠江軍眾人麵色更加難看。
方運把整個軍功簿的排名記下來。
軍功簿有一百個排名,前五十名全被兩界山或其他古地的大軍牢牢占據。
在第五十五名,出現了聖元大陸的大軍,赫然是蜀國的無當飛軍。
方運點點頭,無當飛軍與妖蠻作戰時,一般被安排在其他大軍之後,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在守城戰中有極大的優勢,所以戰功必然高於其他聖元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