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冊的銷售量,把地區領導們給誘惑饞到了!
可畢竟他們地區文學是嚴肅性的傳統文學,真要是大刀闊斧一刀改下去,直接轉通俗文學?
地區領導們有點拿不定主意。
最後,到了地區!
在地區領導安排的飯桌上,地區文學的負責人陳主編,向程學民約了稿。
希望程學民能幫忙打個樣,幫他們地區文學打響通俗文學的第一槍。
程學民心裡也有準備,否則也不會搭人家的順風車,吃人家的晚飯,飯桌上就答應了。
回頭他到燕京後,爭取這個月底之前,把樣稿給陳主編這邊寄過來,一起試試水!
程學民也想掂量掂量一下,換個賽道換個平台掂量一下,他的影響力。
這次選擇的是他們地區的榆林文學,一個根本名不經傳,但有著麵向全國刊發資格的地方小雜誌社。
試試程學民他這個摘掉改開先鋒,又剔除一級刊發平台後,能達到怎樣的影響力。
所以在送程學民他們去火車站的時候,程學民就有交待:到時交稿過來,希望用另外的筆名。
用另外的筆名?
聽了程學民這個要求,地區領導們明顯有點差強人意。
畢竟希望就是借助程學民這個改開先鋒的名號,拉動一下他們地區的文學影響力。
沒了程學民這個改開名號,那就是白板新人一個,一點勢都沒有借到,豈不是白瞎?
當然!
地區領導們也理解程學民希望另外用筆名的顧慮。
畢竟他們地區自己有點擔心,嚴肅文學轉通俗文學,在文化口子站不住腳。
更何況人家程學民可是上麵欽點的改開先鋒,現在文化口子的一根筆杆子,讓他署名寫通俗文學?
這不是自毀長城,自毀名譽嗎?
人家有這個顧慮,理所當然肯定能理解。
地區領導們也是稍微一點失望後,便點頭答應肯定要保護好他們陝北改開先鋒的名譽。
新筆名就新筆名。
反正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試一試。
試成了,皆大歡喜。
最後要是真沒成,大家也無傷大雅,就當沒這麼一回事。
而且雜誌改革是程學民這個先鋒,幫忙主導給改的,算是程學民這個改開先鋒,在地方改革的第一塊試驗田。
地區領導也不相信,這一次沒試成,程學民就撒手不管了。
有了這第一次的試一試,他們也算是搭上了程學民這個先鋒,往後約篇稿子問題應該不大。
程學民這邊也知道,地區領導他們會錯了意。
覺得程學民是擔心名譽受損,所以不乾用老馬甲寫通俗文學的事。
畢竟這個年代,通俗文學終究是下一流,上不得台麵。
文化口子那一塊更是根本不認,什麼大獎評選基本跟通俗文學不搭噶,沒它們的份。
所以都覺得程學民這個筆杆子,改開先鋒去寫通俗文學,就是自甘墮落。
所以用新筆名很正常,能理解。
可真冤枉程學民了,他真沒那個意思。
通俗文學跟嚴肅文學,其實都是文學的一個流派,其實沒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程學民是這麼想的,但彆人不這麼想,他也懶得去多解釋,最後拿實力說話。
也是想看看,他這次的劍走偏鋒,能取得怎樣的影響力。
上了火車,發現地區領導給安排了硬臥。
可按照規定,程學民的級彆,出行依舊還是硬座待遇,他媽跟他姐表妹就更彆說。
可見,隨著改開拉動了內需,一些很階級的專權待遇,也在跟著放開。
差不多隨著改開的全麵貫徹,出行按級彆購買火車票等次,也都將會成為過去式。
要不了幾年!
隻要你手裡有錢,八級待遇以上的軟臥,都能分分鐘買到,根本不用走什麼關係。
所以,這也是讓程學民提前感受一下,這級彆待遇的高大上。
否則等過兩年,他本身的級彆待遇都能坐硬臥了,可惜也全麵放開,誰都能坐了!
隻要你有錢,就是給阿貓阿狗專門買個硬臥,或者軟臥,都沒人說什麼。
也就完全沒了級彆待遇的優越性,一下子的顛覆在當時,也讓很多老同誌都無法適應。
當然這是後麵兩年的事情,跟現在的程學民不搭噶。
硬臥的條件肯定比普通車廂的要好,所以接下來的三天,程學民也有創作的環境。
並沒有去趕依舊還沒有完稿的外文稿子,而是心血來潮趁著這股熱情勁頭沒下去,翻了翻手裡的故事會,準備給地區文學寫點通俗地攤文學。
要說八九十年代的地攤文學,哪個最吸引眼球?
肯定是黃了!
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地攤文學,還有另外一個更俗的稱號:顏色文學!
總結的真就十分到位。
程學民回想了一下,九十年代的地攤文學,可不就是有容奶大,連封麵都是那種最吸睛的赤果。
當然!
程學民給外麵的外文稿子,可以來點顏色,也可以全都是顏色。
但是國內發表的稿子,無論是嚴肅的還是通俗的,程學民都是非常嚴肅,不怎麼寫色。
雖然傷痕文學風刮過去之後,大家寫的嚴肅文學裡麵,幾乎也都是食色。
像後來的《白鹿原》《紅高粱》,裡麵的內容是真的很寫實,那個顏色也寫的非常的刺骨。
肯定是不適合中小學生看。
就更彆說通俗一點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那裡麵幾乎除了顏色,就是顏色。
程學民寫不來!
他寫的稿子他自己做主,往後給他的小鬆鼠看,給他的女兒看,也不用藏著捏著臉紅尷尬。
所以,給地區文學的通俗稿子,程學民肯定首先排除顏色。
即便程學民寫了,人家陳主編也不見得敢發表,畢竟是試著邁開那一步,但也不能邁的太大,直接扯到蛋。
地攤文學裡麵的顏色文學要不得,那就隻能是另外的半壁江山:武俠!
香江那邊武俠電視劇的引進,還得等兩年,金庸武俠風更是要等到八十年代底。
但並不妨礙,武俠風在內地的市場和殺傷力。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程學民在空白稿子上,寫上了這八個字,這是金老爺子的武俠世界,給大俠的定義。
而且這一塊,金古溫梁黃在過去的十年內,都已經寫爛了。
隻是還沒有傳到我們內地來。
程學民現在寫的話,倒是可以搶在香江武俠,刮遍大陸之前,也致敬一點能跟他們相比肩的武俠。
可思來想去,這幾位還真是難以超越。
即便程學民祭出大殺手鐧網絡武俠,也不見得能乾的過。
珠玉在前,讓程學民很難選擇致敬的稿子。
那就隻能避過他們,換個賽道。
大俠霍元甲!
換了個思路,程學民的腦子就很快靈通起來,精武門係列便油然而然的想起來了。
第一個肯定是大俠霍元甲。
萬裡長城永不倒,千裡黃河水滔滔……
程學民現在連致敬的主題曲,都一並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