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愛德華威騰,影響力那麼大。”
“不過張碩好像不怎麼興奮,表現的很淡定,可能他早就知道了。”齊誌詳猜測說道。
“張碩應該也剛知道。”
譚友銘道,“他知道消息的時候也很驚訝,以我對張碩的了解,他應該不會特彆這樣做。”
他說完忽然笑了笑,“有個消息,你們肯定不知道。”
齊誌祥和王輝一起看過來。
譚友銘笑道,“這可是很少人知道的消息,估計到現在,蘇東大學,就隻有有限幾個人知道,可能張碩自己也知道。”
齊誌祥和王輝繼續盯著譚友銘,眼神裡差點就寫上幾個字——你倒是說啊!
譚友銘繼續笑著,拿捏了好半天才開口道,“告訴你們吧。今年的科技獎勵大會,張碩獲獎了,而且是自然科學一等獎。”
齊誌祥和王輝聽罷愣了一下。
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的喊道,“一等獎?”
“沒錯!”
譚友銘解釋道,“我找老朋友確認了好幾次,確實是自然科學一等獎,科研人員的最高榮譽啊!”
王輝聽的直咽口水。
齊誌祥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半張著嘴好半天才吐出一句,“拿了這個獎,能躺贏一輩子了吧?以後,張碩就是蘇東大學的排麵人物了。”
“是啊,比我都重要多了。”
譚友銘感歎。
那可是自然科學一等獎!
國家每年年底都會召開科技學技術獎勵大會,也會頒發很多的自然科學獎,但一等獎是非常稀少的,尤其是最近幾年,評一等獎越來越難,兩年有一個項目能評上就很不錯了。
這是要比院士頭銜還重要的多的榮譽。
國內每年都會增加幾十個院士,但自然科學一等獎兩年才評一個,數學領域的自然科學獎非常稀少,以個人的研究拿到自然科學一等獎,上一個還要追溯到陳景潤先生,再往前就是華羅庚了。
華羅庚、陳景潤……
這都是教材上的名人啊!
現在張碩即將拿到和曆史名人一樣的榮譽,想想就知道有多了不起了。
等拿到了這個獎項以後,張碩就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研究員,而是會成為蘇東大學鎮校之寶般的人物,也會成為學校和各類會議宣傳的排麵。
簡單舉個例子。
譚友銘和張碩一起參加某個會議,媒體對會議的報道上就會說,“參會的有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碩教授,以及譚友銘、某某某等院士。”
院士,會放在後麵宣傳了。
……
於此同時,網絡上好多人還在關心cp組項目的評議問題。
這很有輿論色彩。
Cp組定下的新實驗方向以張碩的理論研究為基礎,結果遭到了項目評議委員會的否定,其中一個理由就是,理論研究沒有得到國際認同。
愛德華威騰對張碩的研究如此讚歎,也能說明研究得到了國際認同了吧?
Cp組新方向,也應該不用繼續評議了吧?
很多人都這麼想。
雖然沒有確切的消息,但就連一些學者都這麼想,評議被撤回隻是時間問題,評議委員會給的理由已經被否定了,還能怎麼辦呢?
難道還有人能否定愛德華威騰的點評?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於飛和張碩聯係說起了情況,“我問過吳所長了,他說評議委員會根本沒有撤回的意思,大概也不太可能撤回了。”
“應該還是因為汪進。”
“現在汪進以及評議委員會都是騎虎難下,沒有鬨到輿論上還好,輿論上鬨得這麼厲害,他們肯定不會輕易撤回的。”
於飛繼續道,“其實也不用太擔心,有了愛德華威騰的肯定,基礎理論的影響力很大,通過年後評議還是沒有問題的。”
張碩點頭道,“隻要暫時不影響就好。”他對cp組的實驗工作還是很期待的,說完關心了一下cp組的設備改造問題。
於飛說了一些情況。
Cp組的設備改造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大部分改造工作就是按照整體設計完成的,但是細節上碰到一些問題,比如說檢測和超子控製的矛盾。
他們需要更多的分析,還需要一些小的實驗輔助才能確定要怎麼去設計。
等放下了電話以後,張碩打開係統查看了一下任務進度——
【任務一】
【研究項目名稱:強電磁乾涉超子衰變研究尋找混亂力場(難度評估:D)。】
【實驗裝置完成度:98.7%(難度評估:A)。】
(剩餘進度需要科研幣數量:40。)
【進度:0.003%。】
(剩餘進度需要科研幣數量:10。)
(任務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務需要科研幣數量:0。)
“98.7%了……”
“這個進度應該快完成了,確實隻是一些小細節上的問題。”
張碩思考著還是決定去一趟cp組。
強磁乾涉超子衰變的研究,可是關係到未知物理現象的確認,甚至和源點論的驗證有關聯。
上一世,也有團隊進行過強製乾涉超子衰變的研究,但實驗和實驗還是有區彆的。
比如,高能所cp組所擁有的探針技術是全世界精度最高的。
探針技術,可以理解為‘增強信號的檢測技術’。
雖然是針對超子衰變信號的檢測,但可能也會有其他發現也說不定。
另外,cp組項目的評議還沒通過。
吳建寧、於飛都認為,理論基礎被愛德華威騰認可,也等於是得到了國際方麵的認可,項目評議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了。
但是,這並不是確定的。
張碩覺得還是要更保險一些,儘量在年前,也就是在項目評議會之前進行實驗,也就能完成‘尋找混亂力場’的研究任務。
到時候,實驗已經出了新發現,根本不需要再進行評議了。
如果評議委員還是故意卡著項目不通過,那都可以歸在‘故意阻礙國家科技發展’的行列。
相信,沒人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