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次的實驗會議以後,項目組按照新的方案繼續進行實驗,實驗精度需求更高,也就代表實驗的準備和過程更加複雜。
針對每一次實驗的檢測方式也要進行設計和調整,才能拿到更精確的結果。
不過實驗並沒有什麼技術壁壘,半個月以後,項目組還是按照計劃方案完成了所有的實驗,以及基礎數據收集、整理工作。
實驗數據已經有充足的積累,有基礎的情況下,後續工作就隻有分析了。
張碩也馬上召集人手開始最後的整理、計算、分析工作。
他在一層大辦公室召集了十幾個研究員,都是理論物理以及數學領域的學者。
其中有上級派來支援的小組人員,也有源點論辦公室的研究員,還包括三個計算機類的數據挖掘專家,等等。
張碩先是召開了一個小的會議,說明了接下來的數據工作,隨後把所有人分成四個小組,並分彆分配了一部分工作。
“這是階段性的整理和分析工作,非常重要。”
“我們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基礎實驗,彙總的數據都已經在電腦裡了,針對這些數據,之前進行了初步的分析,而現在要更精細的劃定範圍,並找出其中的關鍵信息。”
“這是我們的工作,而且我要求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
“大家都打起精神,我再強調一次,這很重要、很重要!”
張碩到最後說了一句激勵的話,“等研究完成,每個人都有獎金!”
最後一句話很管用。
所有人都知道項目組有上級部門的支持,經費是非常充裕的,而張碩從來都不是吝嗇的老板,他每一次發獎金都是大手筆,拿個幾萬塊是輕輕鬆鬆。
現在要一個星期完成任務,就能拿到大筆的獎金,感覺每天熬上24個小時也值了。
這次的總結分析工作並不是公開的,或者說其他人都不知道臨時成立的數據組是在做什麼。
那些參與到數據工作的人也不知道在做什麼,他們隻是被分配了一部分數據分析和計算工作。
其中數據分析倒還好一些,計算工作就讓人頭皮發麻了。
他也知道為什麼找幾個計算數學方向的學者過來了,歸總數據的計算難度太高,單純用電腦計算簡直是癡人說夢。
最後的計算分析,一乾就是一個星期。
一層大辦公室長期關著門,裡麵一直都是忙碌的景象,每一個人要麼就是在看著電腦,要麼就是在不斷整理文件,手邊的工作仿佛根本做不完。
結果也是喜人的,一個星期終於完成了所有工作。
當各個小組把結果提交上來以後,張碩就做了最後的計算,隨後任務提示已經完成。
【任務一】
【研究項目名稱:可轉化為應用技術的電磁力、引力關係模型近似求解(難度評估:B)。】
(循環任務。)
【進度:100%。】
(任務已完成,可提交。)
“提交任務!”
張碩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提交任務,隨後就感覺對於計算結果的理解也更加清晰。
“這是一個關係模型裡,對磁場要求中等偏下的解組,但並不是最優的技術轉化數據,其中對媒介元素的活躍度需求還是偏高的。”
“但是,已經足夠了。”
他盯著電腦裡的數據表單,仔細看著一個個的參數,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個參數,一個是磁場強度需求,具體數值為7931高斯。
另一個是轉化引力最高強度數值,1.3703倍地球引力。
其他還有十幾種參數,有些並不是固定的數值,而是一係列的數學描述,還有一些數值和媒介元素需求有關,就牽扯粒子的運動、活躍度等特性了。
7931高斯,磁場強度需求已經相當低了。
1.3703倍地球引力,也絕對是個非常優秀的數據。
如果能製造出一倍以上地球引力,場力方向和地球引力方向相反,就可以讓物體直接加速飛行,隻是想想都非常的期待。
在更多的數據中,並沒有體現出媒介材料的作用,隻有相關的數據需求,實際上,媒介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轉化引力的方向,就和媒介材料的運動方向有關。
轉化引力覆蓋的區域大小,則和媒介元素的電磁擴張效應有關,而製造出的引力強度,同樣和媒介材料直接相關。
表單數據上是最高引力強度,也就是一個理論數值,實際轉化則因為媒介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他們之前實驗發現鋰元素的表現是最好的,但無論進行多少次實驗,就發現以鋰元素為媒介材料,最多能製造理論引力強度的90%左右。
換句話說,真正到實驗中能製造的引力強度,最高也隻有1.233倍地球引力。
當然,1.233倍地球引力,也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張碩長長的伸了個懶腰,才發現自己已經連續工作了四個小時,他出了辦公室,朝著走廊儘頭的陽台走了過去。
姚啟明站在陽台上看風景,發現張碩走過來立刻打了招呼,“主任,工作完了?”
張碩輕輕點了點頭,看向遠處研究中心主樓的施工,開口問道,“工程進展怎麼樣?主樓大概還要多久才能完成?”
“預計一個月吧。”
姚啟明道,“劉組長負責這方麵的工作,我昨天還和他打聽過,好像都已經快了。”
“現在主體已經建造好,但用作實驗室和常規建築不一樣,地下層還要用厚鋼板加固……”
他說了一下主樓建設的問題。
張碩雙手撐在欄杆上,聽過姚啟明的解釋,帶著期待感歎道,“源點論研究中心,不知道未來是否能成為國際理論物理的中心。”
他說著頗為驕傲的說道,“但可以肯定會成為源點論的中心!”
“額~~~”
姚啟明愣了一下,馬上點頭道,“那肯定、那肯定……”
他心裡也忍不住嘟囔一句,國際上的主流是粒子標準模型和弦理論,源點論則有很多的爭議,還沒有頂級名校確定引入源點論。
這種背景下,新建的理論中心成為源點論中心很正常啊,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張碩沒在意姚啟明想什麼,他直接交代道,“姚主任,電磁學實驗室準備新一輪的實驗吧。”
他說完轉過頭,開口道,“我們要進行全新的實驗,要對每一個參數進行調整。”
“實驗會在半個月以後進行,你還是提前安排一下。”
“好!”
姚啟明馬上鄭重的點頭,他是電磁學實驗室的副主任,附帶負責項目組的工作,身上掛著源點論研究中心研究員的職務。
在項目組做了大量實驗的過程中,電磁學實驗室的設備已經搬了過來,並成為源點論研究辦公室的下屬實驗機構。
張碩是電磁學實驗室的主任,但一般不負責普通事務。
電磁學實驗室的工作,主要是由姚啟明來負責,他注意到張碩認真的表情,心裡也有了一些猜測。
“難道是項目有進展了?”
“是大辦公室那些繁雜的分析計算?好像是說完成了,但他們隻是說完成了階段性的數據分析整理,沒說有什麼大成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