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室主管趙鑫推門走出來,激動的開口道,“預估數據出來了。”
“趙老師,通過對於汞、鉛化合殘留物的檢測,我們預估製造出的黃金超過八十千克!”
即便是有心理準備,聽到了預估數據以後,所有人還是瞪大了眼睛,好半天都一言不發。
趙老師也愣了好半天,最後感歎了一句,“世界……”
“要大地震了啊!”
……
在有了預估數據以後,趙老師就準備離開了,他離開前強調了兩件事。
第一就是保密問題。
保密級彆已經提升到了最高,基地內除張碩以外,所有人都不能離開,也不能使用任何的通訊設備。
這次的要求非常高,就連和張碩同來的薛柏坤、王強等人也不能離開,他們隻能留在基地分配的辦公室工作。
第二件事就是命令259工廠,繼續全力保證離子炮製造相關部件的生產。
“不遺餘力!”
“儘最大努力支持!”
“如果有問題,直接找上級部門,什麼問題都給解決!”
張碩是和趙老師一起離開的,他還是回到了源點論研究中心。
他對於離子炮研究基地的事情,肯定是隻字不提的,薛柏坤、王強的事情,也隻是說他們要留在其他機構做實驗研究。
他很耐心的做起了理論研究總結。
總結針對的是‘強力’。
金元素製造相關的理論研究,附帶收獲的是對強力的理解,強力是混亂力場演化出的單一力,並作用於粒子和粒子之間。
基礎物理已經有很多對於強力的解析了。
張碩所做的總結是從基礎力關係模型出發,對強力進行基本的描述,並產生強力‘強度’的體現。
其中有一部分內容,是以核聚變、核裂變等反應為例證,來說明強力‘強度’和反應的關聯。
另外,還關聯到了量子力學、高能物理領域的基礎內容。
這些內容都非常複雜,牽扯到很多表述性的數學,總結也是一點點完成的。
張碩對於總結工作非常的重視,因為這是從新理論方向出發,對於強力所做的詳細描述。
以後要發表論文,相關內容最少也有70頁以上。
標題就是《強力》,副標題《強作用力微觀解析論述》。
除了對於強力進行總結以外,張碩也做了很多混亂力場相關的理論工作,但是很多理論工作是無根之平,也隻有框架、描述等內容,主要是因為混亂力場的實驗發現太少,也隻能以混亂力場來聯係基礎力,進行一些推斷行的闡述而已。
所以他才非常迫切希望能做更多混亂力場相關的實驗研究。
同時,也有兩個好消息。
一個是高能所混亂力場研究組的設備已經修好了。
但因為地球另一邊的實驗事故,混亂力場研究組沒有被獲準恢複實驗研究。
上級也考慮到張碩,是希望他能指出個實驗方向,又或者真正建立混亂力場研究的大型團隊。
第二就是人造太陽項目,托卡馬克裝置也進行了封裝,並添加了一些和強力強度測定有關的設備。
源點論研究中心派出了一隊人員過去工作。
這一隊人員將會長期在人造太陽項目組工作,並參與後續的實驗,拿到強力強度研究的檢測數據。
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市場已經出現了和黃金相關的消息——
國內銀行開始大批量售賣實物儲備黃金。
大批量,實際上是‘幾十噸’。
雖然售賣的數量隻有幾十噸,但因為是儲備黃金,單月減少幾十噸數量也很高了。
消息最開始並沒有引起注意,但馬上又有消息說,儲備黃金又賣掉了幾十噸,還是國際銀行和銀行之間的交易,就顯得很不一般了。
黃金,是金融市場最關注的貴金屬。
哪怕是普通人都會關心黃金市場,有很多人進行相關的投資,國內的消息不是官方的,但還是有人證實了消息的準確性。
然後輿論上就出現了一大堆的討論聲。
比如,出現了一些唱衰的專家論調,“經濟跟不上啊!”
“我們應經濟出經濟出現了什麼問題,竟然需要售賣儲備黃金。”
“不應該啊?國內黃金儲備世界排名都沒進前五,應該增加儲備、而不是減少,這是個明顯錯誤的做法。”
“黃金是硬通貨幣,各個國家都在增加儲備,為什麼要拋售?”
其中也有一些分析性的論調,“黃金隻是一種金融工具,國內的操作應該是為了平衡金價。”
“在金價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國內的操作就是為了平衡,不讓金價繼續上漲。”
“這應該隻是常規操作,售賣數量相對於儲備已經很少了。”
“常規的金融手段,為了對衝黃金通貨膨脹……”
雖然分析性的論調很多,普通人看了都覺得很正常,但實際上,多數專業人士都是疑惑的。
國內售賣的可是‘實物’黃金。
實物黃金賣掉容易,但想買回來可不容易。
一般市場上買到的都是黃金票據而已,買到黃金票據不代表買到了黃金,還需要把黃金運回來才能轉化為真正的儲備。
如果隻是為了平衡金價,有很多操作都能夠實現。
黃金相關的消息,並沒有連續出現在輿論中,畢竟幾十噸的售賣,還是銀行與銀行之間,並不能直接黃金市場。
但後續卻出現了同樣的消息,國內繼續拋售實物黃金。
當連續進行實物黃金的售賣,情況自然就很不一樣了,黃金價格都因此受到了影響。
第三次出現消息之後,金價應聲大跌,一天就跌下了三個點。
很快就有專家呼籲國內不要繼續拋售黃金,“黃金是最堅挺的金融儲備貨幣!”
“沒有儲備黃金的支持,貨幣信譽都可能會受到影響,國際普遍增加黃金儲備的背景下,大規模拋售黃金儲備是錯誤的做法。”
“如果繼續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國際上也有很多討論的聲音,有不少專業金融人士分析國內拋售實物黃金的原因。
他們分析來分析去也根本沒有結果,因為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去分析,都沒有道理去售賣實物黃金。
但是,機會是不容錯過的。
大批量的實物黃金,不是說花錢就能買到的,好多銀行機構恨不得直接把多餘的儲備貨幣,全部換成實物黃金。
當然,國內不可能把實物黃金都換成儲備貨幣,他們隻是兌換一部分貨幣,其他都換成保值實物,或是其他貴金屬、稀有金屬。
相對於整個黃金市場來說,國內銀行售賣的黃金數量不算什麼,再加上實物黃金總是少不了買方,黃金價格不跌反漲。
國際好多機構不斷吸納國內售賣的實物黃金。
國內依舊不斷在售賣,甚至可以用‘拋售’來形容。
為此,一些金融頂流機構都開始了討論,“他們為什麼要賣掉這麼多的實物黃金?”
“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我們必須知道原因!”
“也許真的是為了平衡金價,還是說生產的黃金太多?”
“不可能,每年金礦開采提煉規模是有限的。”
“也許就隻是為了拋售而已,或者他們不看好黃金的前景,希望以此來打壓金價?”
“金價當然不能下跌,否則我們就會虧損……”
“……”
在眾多的討論中,一場無聲的黃金戰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