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技術相關情報是外來的信息。
他根本都不知道實驗究竟會有什麼發現,更不用說,什麼神秘核反應和技術了。
一切都已經超出了掌控。
……
半個月時間過去了。
張碩非常在意混亂力場實驗的風險問題。
他一直都在研究。
一千科研幣需求的A級任務,難度還是很高的,但花費大量實驗去研究,再加上關鍵點進行‘氪幣’指明方向,研究進展還是很快。
這天研究完成了。
他第一時間進行了任務提交,腦子裡也頓時理順了相關信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研究,沒有完成啊!”
“隻是知道大致要通過什麼手段進行限製,但不知道具體方法。”
“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
研究還是有很多收獲的。
首先就是實驗的安全風險問題,和最開始的判斷一樣,安全風險確實非常大。
甚至說,爆發出高強能量時,團隊所做的安全改造和防護意義根本就不大。
這主要是因為爆發能量的強度太高。
沒有明確的理論支持,也就無法進行精準的計算,張碩也隻能依靠信息做個粗略估計。
實驗中能量爆發的最高強度,甚至能趕超軍用離子炮打擊實驗的強度。
想想,就太可怕了。
軍用離子炮打擊實驗,目標位置會被侵蝕出十幾米的大洞,並散發出巨大的能量。
反應本身帶有力場侵蝕性,並不是直接的爆炸,但因為發生在實驗間,周邊都是高電力運轉的設備,實驗設備還和粒子加速器連通,隻要出現高強能量爆發,必定會引起劇烈的爆炸。
“這種強度的能量爆發,再加上無法阻隔的力場侵蝕……”
“一切安全防護手段都沒有用!”
研究,自然是有結果的。
他說已經找到強力擴散的限製方法,是通過一種特殊材料來進行調節,其調節方式可以理解為‘強力反向調節’作用。
強力調節材料,是張碩研究過程中的‘理論材料’。
當處在強力場、溫度場狀態下時,強力調節材料就會出現和強力有關的特性。
比如,以特定反應維持強力狀態。
這就可以讓沒有達到臨界爆發溫度,不足以持續進行的核聚變反應持續進行。
現在需要的是一種特定的‘強力反向調節’材料,遇到強力擴散效應時,能夠起到阻礙強力場擴散的作用。
任務進行的是理論研究,隻是指明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知道具體用什麼材料。
“不過方向已經有了。”
“強力阻礙材料肯定存在,可以找劉旭團隊拿到大量實驗數據,有材料、物質或單元素,出現對於強力反應的阻隔特性,可能就會是一種阻礙材料……”
張碩找準了方向以後,就準備跑一趟黃金製造基地。
那裡的檢測中心擁有大量離子炮打擊實驗數據,也許隻需要通過打擊殘害的檢測數據,就可以找出阻礙材料。
即便不能直接找出來,也可以找出幾種關聯度高的材料,以此就能以實驗的方式來進行測定。
在做出決定以後,張碩還是先跑了一趟首都。
他到科技處和王老師談了一下混亂力場項目委員會的工作,談的內容包括實驗基地建造計劃,臨近實驗團隊的人員問題,籌建混亂力場項目國際合作組織,等等。
現在高能所實驗基地的安全改造工作暫停了。
王老師也特彆關心了一下。
張碩說道,“我要去劉旭團隊,去看離子炮打擊實驗殘骸的檢測數據。”
“之後,若是有結果,設備安全改造方案要重新調整。”
他隻是大致說一下。
王老師還談到國際上的消息,說起核子組織認定實驗事故反應的反應和離子炮、黃金製造直接相關,“他們似乎是認為,混亂力場的研究能夠關聯到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以及相關技術。”
“確實存在一定關聯。”張碩確定了消息。
王老師疑惑的問道,“他們能通過實驗研究出技術嗎?”
“那是不可能的。”
張碩嗤笑著搖搖頭,“異想天開!混亂力場是研究力場轉變,關聯的是四大力,實驗目的是探索物理基礎原理,和技術完全不相關。”
他說著皺了皺眉頭,隨後道,“我們對於技術和實驗都有了解,是不是應該再提醒他們注意實驗風險?”
“你的意思是……?”
“實驗風險非常大。”張碩肯定道,“根據我的研究,實驗最高可能爆發出離子炮打擊強度以上級彆的反應和能量。”
“這種級彆的能量爆發麵前,什麼安全防護都沒有意義。”
“到時候,可能又是一次實驗事故。”
王老師擰住眉頭想了想,表情也變得嚴肅,他點頭道,“我知道了。”
“我會和其他人商量一下,看看具體怎麼說。”
第二天又是一次國際性的新聞發布會。
在發布會進行了一段時間後,一名國外記者問起了實驗事故與未知核反應相關的問題。
“根據調查,實驗事故所發生的未知物理反應,和離子對空武器釋放的核反應是一致的,請問,這是不是真的?”
等問題提出來以後,在場所有人都變得非常認真。
其中很多人認為,新聞官不會直接做出回答,因為問題和離子對空武器技術有關了。
“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新聞官的第一句話,和很多人想的一樣,接下來的解釋卻完全不同,“混亂力場是一種新的物理發現,我們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也隻是剛剛開始。”
“實驗事故的檢測信息,我們並不清楚。”
“在實驗事故發生後,全世界都意識到混亂力場實驗存在安全風險,國內相關的實驗研究也暫停了,我們必須要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下,才能繼續進行實驗。”
新聞官說完沉了一下,隨後嚴肅道,“在這裡,我特彆說一下,張碩教授對混亂力場實驗安全問題的態度。”
“張碩教授認為,混亂力場實驗存在巨大的安全風險,而到目前,我們還沒有掌握有效抵禦風險的技術手段。”
“在研究抵禦風險的技術之前,不要在實驗事故節點的位置進行混亂力場研究實驗。”
“如果有機構堅持無視風險進行實驗,也要做好承受的準備。”
“我們無權插手其他機構的科研事務,但作為走在新物理研究最前沿、有擔當的大國,必須要在此進行特彆提醒,勿謂言之不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