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能了。”
張碩說的非常肯定,“引力技術才出現了幾年,不管是基礎理論、技術研究,都隻是剛剛開始而已,以後技術肯定會提升。”
“那我可太期待了。”
劉誌文笑道,“現在的騰雲1肯定不行了,也許騰雲2、騰雲3,有希望吧。”
在參觀完騰雲1型飛船以後,劉誌文就帶著張碩離開裝配間,去了一公裡外的基地,路上又說著大型飛船的設計問題。
“騰雲1型,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靈活性是個大問題。”
“引力飛船,這麼高端的東西,我們肯定希望永遠不會被擊落。”他說著補充一句,“最少不會被常規武器擊落,新物理科技不在其列。”
他是想到了離子炮。
普通人都知道離子對空武器,劉誌文了解的更多。
離子炮發射出去以後,短短幾秒內就能擊中衛星。
換做是幾萬米高空,一秒肯定是足夠了。
如此短的時間,任何飛行器都不可能反應過來,駕駛員還沒意識到危險,飛行器就已經被擊中了。
所以無法被擊落,隻能針對常規武器。
他繼續說道,“大型飛船可以裝載高功率的空壓電機,就可以讓飛船更加的靈活。”
“同時,還能裝配高端的雷達設施、完善的防護作戰設施,比如,激光武器。”
“單說靈活性,(飛船)太重了,肯定趕不上戰鬥機,但幾萬米的高空,也足以保證安全了。”
他們說著已經來到了基地。
說是基地,其實就是靠山的幾排房子,其中有個兩層的辦公樓,看起來也很簡陋。
基地有很多人進進出出的。
好多人見到劉誌文打招呼,隨後注意到張碩,頓時驚訝的喊一聲,“張碩院士!”
“還真是……”
“張碩院士,歡迎啊,歡迎來我們這邊參觀、考察!”
每個人都表現的很熱情。
在好多人心目中,張碩就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
張碩也熱情的回應了幾句,隨後就和劉誌文以及其他幾個研究員,一起進了一間大一點的房間。
劉誌文拿出了好幾份資料遞給張碩,隨後和其他人一起簡單進行了講解。
擺在桌上的資料,都是和大型飛船設計有關的內容。
他們對於大型飛輪的設計已經有研究了,主要的設計方案有兩個。
一個是設計超大型球型飛船。
簡單來理解,就是把騰雲1型變大,建造大型的引力裝置,下方可以采用大型氫彈電池或是幾個氫彈電池一起運轉的設計。
第二個方案是長形的飛船設計。
長型設計,可以理解為把連續幾個騰雲1型呈直線排列連接在一起。
比如,五個。
五個騰雲1型飛船連接,就有五台氫彈電池帶動,不管是上方還是下方的空間,都會變得大很多。
氫彈電池的兩側,則可以裝配幾台大型空壓電機。
劉誌文解釋道,“兩個方案,我們都有研究。”
“五台氫彈電池,足夠支持空壓電機運轉,上方的空間也足夠裝配高端雷達設備,並滿足各種其他需求。”
“武器係統也會完善,掛彈能力超過200噸。”
“上方有足夠大的空間,甚至可以攜帶大量的無人機,無人機可以高空投擲,也豐富了未來的作戰手段……”
他連續說了很多。
其他人跟著想象一下,都覺得大型飛船很完美。
那將會是個天空堡壘般的存在。
張碩聽著也不斷點頭,最後思考了一番,說道,“你們更傾向於第二種方案,對吧?”
“對。”
其他人都一起點頭。
劉誌文道,“所以我想問一下,引力技術是不是支持,我們主要考慮到引力場的穩定和協調的問題。”
“即便是同樣強度製造的引力場,會不會有不協調的問題?比如強度存在微小的差彆?又或者迭加會不會產生問題?”
“這些,我們不太清楚……”
劉誌文說完目光灼灼的看著張碩,他是希望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他失望了。
“不行。”
張碩很明確的搖頭,“至少暫時不行,這方麵的研究還不透徹。”
他注意到其他人失望的眼神,解釋道,“引力場迭加的研究還很少,但我可以明確的說,這樣的設計會出問題。”
“為什麼?”劉成文頓時問道。
張碩站了起來,開口道,“我們的研究發現,引力場邊緣位置存在一層膜,這層膜是引力快速上升的位置。”
“這層膜對於物質是有作用的,而且對於金屬,我的意思是說,金屬長時間處在引力場邊緣,有可能會快速疲勞。”
“這一點還沒有實驗證明,但是已經有團隊在研究了。”
“所以目前來說,這個設計肯定不行,有很大風險。”
劉成文凝住眉頭,其他人也都帶著鬱悶思考著。
他們是傾向於第二種方案的。
第二種長型飛船的設計,看起來安全又可靠,而且長型的飛船有很多技術、很多設計可以參考。
結果,不行?
那麼隻能選擇第一種方案了?
“第一種方案也不行!”
張碩繼續否定道,“騰雲1放大,也就是引力裝置放大,理論和技術上都有問題。”
“管道增大會讓磁場範圍需求增大,但這並不能製造同樣倍率覆蓋範圍的引力場。”
“騰雲1放大的設計,暫時根本不可能實現。”
“除非未來引力技術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