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工作?”
“是啊?”
“我從來沒有為工作擔心過,實驗啊、研究啊,張主任把控著能有什麼問題。”
“那是怎麼了?”薛柏坤繼續追問道。
“人生啊!感慨人生!”嗯
姚啟明摸著臉頰道,“你沒發現我這兩個月瘦了很多嗎?”他又摸了摸肚子,“除了肚子上的肉沒減下去以外,其他地方都瘦了,而且還變黑了。”
“為了方便,頭發都剃成了寸頭。”
“現在回家,我媳婦兒看見我,都可能不認識了。”
這是姚啟明鬱悶的地方。
好消息是,他終於有新的研究要做了,也成為了張碩研究中的核心人物。
現在正為科研事業而奮鬥,想想自己所做的工作,都能感覺活的非常有價值,也對未來滿是憧憬。
壞消息是……
他從國際級的研究中心實驗主任,混成了山頂洞人!
三個多月,快四個月了!
在這裡從無到有的建立實驗基地,管理各類設備的安裝檢測工作,未來的時間還有輻射風險。
哎~~
他有點兒想念過去了。
所以說禍兮福兮,古人說的果然是很有道理!
薛柏坤就沒那麼多感慨了,他本來就是軍方出身,也一直跟著張碩跑來跑去,比姚啟明耐苦能力強的多。
現在算什麼?
不過就是在一個無人的山間做實驗而已,換做是隔壁、大沙漠、無人區,環境更差、更糟糕。
他沉默了一下,‘安慰’道,“往好的地方想,也許再過一、兩年就能回去了。”
一、兩年?
姚啟明咧嘴道,“可彆忽悠我。我對研究的信心比你充足的多!”
“什麼意思?”
“張主任的研究很快就能完成,根本待不了多久,我們就是研究技術,又不是要造設備,哪需要那麼長時間?”
“你這麼有信心?”
“當然了!”
姚啟明說的非常肯定,“我不是對自己有信心,而是對張主任有信心!”
……
薛柏坤一直跟著張碩跑,自認為對張碩也很了解,但他還是覺得姚啟明的信心有點過頭了。
引力場相關技術的研究不是那麼簡單。
薛柏坤對理論有很深的理解,他認為引力產相關的研究,和混亂力場實驗有些相似,必須要堆積大量的基礎數據,再進行分析才能找出規律並挖掘出潛在的技術。
所以研究肯定要進行多次實驗,積累一定的數據以後,才能夠有突破。
現在張碩是要研究增加引力場強度,而引力製造技術出現了好幾年,後續都沒有再去提升強度……
這就說明很難啊!
實際上,他想錯了。
引力技術出現了好幾年時間,但沒有能源技術的支持,引力製造技術基本隻是雞肋,無法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
即便是研究增加強度,也隻能應用在一些工業上的領域。
問題是,引力技術是保密的。
在技術增加到一定程度,應用要覆蓋一定領域之前,引力技術一定不會擴散到民用領域,否則保密性就會出現問題。
既然無法應用,再加上張碩對於實驗技術性研究的興趣不大,就一直沒有投入精力。
現在就不一樣了。
劉誌文團隊製造出了真正的引力飛船,必須要提升引力技術,才能夠讓飛船的性能得到加強。
張碩對於引力飛船也非常感興趣,所以他要進行技術性研究。
今年是第一次實驗也非常投入,準備的非常充分,他親自安排各類的工作,關注各類設備的調試數據。
現在改造好的環狀管道以及加裝的中心管道,也是每個部分都親自查看,儘量保證沒有任何問題。
然後,實驗就開始了。
第一次實驗,可以歸為‘測試性實驗’,測試一下新的管道是否能製造出引力場,隻要能製造出引力場,即便沒有其他發現也是可以接受的。
很多人都這麼看。
當設備真正啟動,電腦接收到引力測定裝置發來的數據時,控製間內好多人忍不住發出了驚呼,“1.19?”
“這麼高?”
“是不是檢測偏差?應該是1.13才對……”
“所以說,實驗成功了?”
“對啊!”
大家都反應過來。
實驗用的是改造好的環狀管道,裡麵加裝了一根中心管道,中心管道內部是穩定態的氚元素。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檢測一下,管道內的氚元素,磁場環境下是否會影響到引力場製造。
好多人認為不太可能,因為氚元素和鋰離子是分開的,而衰變對於引力製造的影響,是粒子層級的。
即便是能夠影響,第一次實驗就能測定到嗎?
這也太誇張了吧!
現在誇張的事情就出現了,第一次實驗測到的引力場強度就達到了1.19。
1.19並沒有比1.13高多少,但問題的關鍵不是高出多少,而是實驗證明了磁場環境下,中心管道內的氚元素,能夠增大製造的引力場強度。
這個結論至關重要!
有了氚元素影響的結論以後,就可以對於環狀管道內部進行改造,比如,加裝很多條更細的管道,來增大氚元素邊緣和內部鋰離子的接觸麵積,就可以讓引力場繼續得到加強。
如果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設計,讓裡麵的控製更加精細,引力場強度就會不斷增強。
換句話說,他們找到了一種增加引力場強度的技術方法!
原來穩態的引力場,強度可是固定的。
1.13,就是固定數值之一。
現在則是可以在其基礎上不斷增加,不止是場力強度增加,也代表研究出一種‘可調節’性的引力技術。
這完全可以用‘技術飛躍’、‘技術革命’來形容!
“強度1.19?”
“果然,一次就有發現了!”
主實驗間內,姚啟明比其他人更加激動,他激動中嘴角也翹了起來,“老薛不在,可惜了!”
“我一定和他說說!”
“要相信張主任啊,張主任的實驗有什麼問題?”
“一次,成功!”
“研究,就是這麼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