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屟……
“小偉呐,這場仗,我們必須打!”智傳柳站了起來,走到一臉不忿的郭偉麵前,按著他的肩膀,讓他坐下去。
智傳柳的力量不大,郭偉卻順從的坐了下來。
他其實一直視智傳柳這位老師為偶像,雖然對待自己有著不公,但是沒有智傳柳,他也沒那麼快出頭。
人才與平台是相互成就的,郭偉一直是一個很知道分寸的人。
望著郭偉略帶著委屈的樣子,智傳柳不禁心裡還是有些赧然。
自己確實虧待了郭偉。
當年,“幻想集團”四個字都是郭偉跑下來的,郭偉說,他從沒想過會失去幻想。
1999年,當智傳柳打算將幻想科技拆出時,郭偉卻不得不麵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1996年,當郭偉還在明珠市幻想收拾殘局時,楊誌遠在燕京赫然崛起,率幻想電腦勇奪國內pc銷量冠軍。
1997年郭偉返京,重整幻想科技,幻想便形成幻想電腦和幻想科技兩大“山頭”的格局。
通過分銷代理國外電腦品牌,幻想科技和幻想電腦左右互搏,矛盾也就無可避免的出現了。
幾年內鬥後,幻想執委會見一山確實不容二虎,討論再三,決定“分家”。
由忠心耿耿的楊誌遠繼承大統,將幻想品牌、電腦資產和大部分員工納入麾下;而趙子龍郭偉得到分銷、係統集成業務。
對於郭偉,幻想執委會的所有人都很苦惱,郭偉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放在古代還好,封無可封直接賜死了事。
可是這是在現代。
於是郭偉也隻能受委屈了,作為補償,他獲得了完整的盛洲科技,並在盛洲科技實際上取得了一言堂的地位。
不過,幻想打印機、掌上電腦要還回去,因為新公司不能叫“幻想”。
12年嘔心瀝血,一夜間被“掃地出門”,郭偉不禁當場在智傳柳麵前痛哭,多年後提及此事仍然眼圈發紅。
他心裡有怨氣,不明白,憑什麼不能是他。
所以,此刻智傳柳也一改往日強硬的作風,緩緩的向他解釋著,一如當年郭偉20來歲之時。
“你說的沒錯,價格戰會導致品牌形象的下跌,這是必然的。可是小偉呐,你要明白,我們入世已經是定局,那麼隨之而來的便是國際巨頭對我們市場的衝擊。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隻能打這一仗,隻不過我們現在是提前了幾個月打。”
智傳柳拍了拍郭偉的肩膀,而後緩緩地在辦公室裡踱著步子,“價格戰,是迎接入世的需要,也是我們幻想的機會。”
說罷,他笑了一聲,“我們這個行業呐,特彆是我們幻想,說白了,還是傳統的高投入、低產出的粗放型工業加工生產模式。
甚至我們幻想現在連加工都算不上,沒有核心科技,隻是組裝商,或者說是服務商。
這是我們當年選擇的道路,也怨不得什麼,我們就是工業製成品的最後一環。
國內企業的單位產品物耗偏大和非生產性支出過多,加之人浮於事而使工資性支出在單位產品成本中偏高,導致我們國內整個計算機行業產品價格偏高。
很多同類產品的價格不僅遠遠高於工業發達國家,也明顯高於高麗、獅城等新興工業化國家,這個問題在麵臨wto的挑戰麵前尤為突出。
而一直在國內處於高端形象的我們,日子更難,作為出頭鳥的我們,不可避免的將受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衝擊。”
自嘲和自我批鬥中的智傳柳轉過頭來,麵色變得堅毅。
執委會的馬雪征心裡一凜,這樣的智傳柳,一如那年在明珠市那場生死存亡硬仗時的果敢。
屋裡的所有人都肅然的站了起來,一如當年一般圍繞在智傳柳的身邊,聽著他做戰前分析。
“我們必須進行產業的優化調整!沒有核心技術,我們就去買!
國內的板卡商不隻果核一家,還有其他的廠商,抓緊時間兼並過來,補全我們的短板。
眼光也要放長一些,放遠一些,國外的,能買我們也去買!這項任務由諸立楠負責。”
諸立楠立刻扶了扶眼鏡,挺起胸膛高聲應承下來。
“與此同時,我們要強化管理,降本增效,將不合理的成本全部砍掉,向管理要效益!
價格戰實際上是成本之戰,從更深層次來講也是經營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之戰。
要在激烈的價格戰中立足於市場,不被淘汰出局,我們必須要加強管理,提高經營水平,努力控製生產成本和各項費用支出,使生產、開發、銷售、服務的成本最大程度的減少。
這項工作由楊誌遠牽頭,三天之內必須拿出降本增效方案出來。”
不理會楊誌遠變得青灰的臉色,智傳柳轉身定定的望著郭偉,“在90年代中期以前,洋彩電占據了華國的半壁河山,長虹在國內彩電市場上首次降價之後,這種格局便發生了扭轉。
1996年,長虹再次宣布降價18%,帶動了其他國產彩電的價格下跌,結果使彩電市場中外品牌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徹底的變化,洋彩電的市場份額縮減到20%以下。
同時,價格戰也推動了國內的電視機製造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企業和行業實力都得到極大增強,具有了與世界同類大企業抗衡的實力,並大批量殺入了國際市場。
所以,這一仗,不僅僅是打果核,重要的是,需要將品牌機整體價格下壓1到2個千位線,使得我們的產品性價比在國際市場也有相對的競爭力,主動殺出去。
一時的品牌形象受損,幻想承擔的起,我智傳柳也承擔的起,從長遠的來看,這是非常劃算的。
在將來,再不濟我們可以采用多品牌戰略,幻想不行了,盛洲頂上去。”
郭偉的眼裡頓時亮了起來,心裡一陣火熱,不自覺間身體都在微微顫抖著。
智傳柳瞥了瞥郭偉那顫動的腿,不覺也是好笑,這小子都30來歲了,還是這般模樣。
“老師,可是我們的產品定位和果核公司產品定位,並不重合。我們再怎麼降,也不可能降到果核的水平,我們的配置更高”楊誌遠出聲發言道。
降到果核的價格區間?
這特喵的就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郭偉聞言輕笑了起來,搖了搖頭,臉上滿是不屑的神情。
這樣的做派,自然被楊誌遠看在眼裡,他大怒道,“郭偉!你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
光是cpu,奔4和奔3甚至賽揚,這裡天生就貴了一個千位線。
而果核的板卡優勢,又是一根千位線。怎麼降?
來來來,你來告訴我,怎麼降,未必賠本賺吆喝嗎?”
郭偉斜睨了他一眼,而後又是搖了搖頭,嘴角上的不屑愈加的明顯,
“多讀點書,有好處的!沒學過什麼是‘機會成本’是吧?
哦對了,你確實沒學過,也不怪你。”
不待眼角直抽搐的楊誌遠發飆,郭偉快速的說了起來,“機會成本是什麼,我就不講了,你自己回去多看看書吧。
書,人人都可以讀,人人也會讀,但會不會用就要看智商了。你不懂,我教你。
在我們自己的決策方案中我們要考慮機會成本的影響,這是一個企業管理者應有的基本素質。
但同時還利用對手的機會成本。不懂是吧?”
不理會脖子青筋直冒的楊誌遠,郭偉轉向了辦公室的眾人,
&n當年與複印機市場的霸主,施樂公司,在爭奪複印機市場取得成功,就是一則利用對手的機會損失而成功的案例。
我個人認為這個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施樂公司是一家生產大、中、小型複印機的著名公司,它在複印機市場上處於霸主地位。其產品的質量、價格等在當時可謂是一流的。
&n想涉足複印機市場,無疑是這個行業的新加人者。那麼它是如何在行業的領先者麵前“玩”起價格戰的呢?”
郭偉背著手,在辦公室中間踱起了步子,開始了他的分析,“首先它選擇製造了當時最暢銷的一款中型複印機為突破口,以出租的影印單價比施樂公司低的麵目出現。
那麼施樂公司隨著跟進怎麼辦呢?
&n對此成竹在胸。
他們知道,如果施樂公司把中型複印機的租費降低,用戶就會失去換用較大機型的誘因和動力,從而使得大、中、小型複印機的收費整體下降。
即降價保住中型市場獲得的收益小於采取此方案而放棄的機會成本,最終公司總的營業額就會全麵受損。
所以,施樂公司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ibm奪取了中型複印機市場的大部分新用戶。
隻不過,此時,我們的角色是施樂公司,而果核的角色是ibm。換了一個個兒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複印機有大中小之分,但是個人計算機沒有,個人計算機隻有配置的高低。
他吳楚之不是想玩價格戰嗎?
我們陪他玩兒!”
……
【月票】通道~
【推薦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