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徐有貞跟皇上所言的事情裡頭,顯然是不願意將這等朝廷稅收之地交付給自己的外甥主持。
念及此事,曹吉祥便對徐有貞恨得牙都癢癢的。
痛定思痛之下,曹吉祥決意好好的想個法子對付徐有貞。
想來想去,顧及徐有貞是朝廷的元輔,皇上對他極為信任,曹吉祥覺得一時之間也無從下手。
想了半日之後,曹吉祥想到了一個人。
他覺得隻要此人能夠跟自己聯手對付徐有貞,徐有貞才有可能被皇上見斥。
這個人便是孫祥。
曹吉祥心裡頭明白自己雖是大內的總管,不過孫祥跟皇上可是有過過命的交情。
要是說宮裡頭有哪個太監是皇上須臾不可離開的腹心人物,那就隻有孫祥一人了。
孫祥平素雖是跟自己爭權奪勢的,不過表麵上倒也和和氣氣的,並無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
曹吉祥覺得如是自己派人給孫祥送上金銀,言修於好,倒不失為一個法子。
心裡頭明白了此事之後,曹吉祥便召來一個心腹太監,讓他拿著金銀到孫祥用跟前去一趟,好好的求求孫祥,務必拜托他幫自己這一個忙。
曹吉祥手下的心腹太監自然是不敢怠慢,很快就去見孫祥。
“孫公公,小的有禮了。”一見麵,曹吉祥手下的心腹太監便對著孫祥開口言語道。
孫祥一件是曹吉祥手下的心腹太監,心裡頭明白必然是曹吉祥差遣他過到自己跟前來的,便打著哈哈笑道:“李公公,你不在曹公公麵前伺候著,怎麼有空到了孫某人這邊來了。”
李公公聞得此言,便對著孫祥笑著說道:“嗯,是曹公公的特意差遣,讓小的過來拜候一些孫公公。”
聽得李公公口中有這般的說法,孫祥用微微帶著一點驚奇的語氣對著跟前的李公公開口言語道:“這事情倒是太陽打西邊出來,孫某人扈從皇上歸來也不是三五天了,曹公公似乎從來沒有這番客氣過。”
聽得孫祥有此一言,李賢便開口言語道:“大人所言一點不差,從目下的情形看來,此事便是如此,不過孫大人,我們曹公公今日讓小的來,便是過來孝敬孫公公的。”
言罷了之後,李公公就從衣物中掏出一個革囊,隨即交付給孫祥說道:“這是我們曹總管給孫公公的一點意思,小小意思,不曾敬意。”
聽得李公公有此一言,孫祥慌忙張口言語道:“曹公公還真是客氣,不過來拜候而已,何必搞什麼饋贈之物。孫某如何敢要曹公公的禮物。”
李公公聽得孫祥這番言辭,慌忙對著孫祥開口言語道:“孫公公,這是我們曹公公吩咐的一定要送到孫公公手中,若是孫公公不收下,小的回去之後跟李公公那邊可是沒有法子交代過去。另外曹總管還想請托孫公公辦一件事情。”
聽得李公公有此一言,孫祥便接口言語道:“李公公這般言來,倒也有趣。也罷,為了讓李公公不至於在曹公公麵前丟麵子,孫某人就敬謝不敏了。”
說著孫祥就從李公公手中接過了革囊,隨即打開一看,裡頭有不少的金銀還有幾顆價值不菲的東珠。
見此情形孫祥的心裡頭不由咯噔了一下,他心裡頭明白此事曹吉祥如此大出血,將這般的大手筆舉一贈人,顯然是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想要跟自己借力。
心裡頭有了這般的想法之後,孫祥便對著李公公開口言語道:“方才你說曹公公還有事情托付,不知是什麼事情。”
聽得孫祥有此一言,李公公便張口言語道:“孫公公,事情是這樣子的,想來孫公公也是在我們曹總管目下正在給他的外甥謀求江蘇鹽運使的事情奔忙著,可是沒有想到主持其事的徐有貞偏偏要從中作梗,徐有貞還在皇上麵前建言,壞了我們曹公公的事情,曹公公對此極為不忿,目下想要對付一下徐有貞,讓他嘗嘗我們曹公公的厲害。此番曹公公派遣屬下過來,便是想要跟孫公公打個招呼,若是曹公公和徐有貞之間起了什麼爭執,還請孫公公幫著在皇上麵前給我們曹公公說說話。”
聽得李公公有此一言,孫祥笑了一笑說道:“我道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原來是這麼一件事情,你們曹公公實在是有些小題大做了,這麼一點小忙,何必送如此豐厚的禮物,孫某人可是受之有愧卻之不恭。”
見孫祥有此說法,李公公慌忙言語道:“孫公公收著便是,我們曹總管臨行之情囑咐咱家,一定要孫公公收下東西才行。否則就不讓小的回去見他。”
聽得李公公有此一言,孫祥便哈哈一笑說道:“也罷,既然你們曹總管都有這般的吩咐了,那就不必如此了,事情就這麼了斷好了。東西孫某人就收下了,事情也一定給曹公公辦到。你回去之後,就這麼跟曹總管言說,想來曹總管應該不至於如何責怪你。”
見孫祥有此一言,李公公自然是對孫祥極為感恩,隨即對著孫祥拜謝道:“既然孫公公有此一言,小人於此極為感激。”
聽得李公公有此一言,孫祥便張口言語道:“倒是不必謝我,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也是孫某人當為之事。”
見孫祥有此說法,李公公自是感恩戴德的對著來孫祥開口言語道:“多謝孫公公,小的這就回去跟曹公公回話去。”
孫祥當即點點頭說道:“好,那孫某人就不留李公公了。”
李公公聞得此言,便籠了籠袖口對著孫祥言道:“孫公公請留步就是,咱家告辭了。”
李公公這一走,孫祥心裡頭頗有有些不平靜,他心裡頭明白此事對於自己而言,自然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
要是宮裡頭的曹吉祥和朝廷裡頭的徐有貞杠上,必然會有一場絕大的風波。何況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一個石亨也在外頭虎視眈眈的,正盯著權位不放。
孫祥心裡頭明白,眼下朝廷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是風平浪靜的,不過底下卻是暗潮洶湧。
心下細細思量了一下,孫祥覺得太監的勢力自然是越大越好,不管如何,曹吉祥雖是跟自己先前有些仇隙,畢竟也隻是些許不快,不夠曹吉祥跟自己同為閹人,此番曹吉祥跟徐有貞之爭,自己勢必要站到曹吉祥這一麵來不可。
孫祥心底下明了此事之後,覺得既然自己收了曹吉祥的這許多好處,不妨在這件事情上幫幫曹吉祥,如此的益處最大。
想明白了此事之後,孫祥也下定了決心。
很快就到了朝廷撥差的日子,在眾目睽睽之後,爭奪江蘇鹽運使呼聲最高的曹吉祥的外甥意外落選了。
江蘇鹽運使的肥差居然落到了一個朝廷官員都不曾意料到的人身上,此人便是關鐵山。
等主持其事的徐有貞宣布了這一消息之後,朝廷官員無不覺得極為詫異。
有些官員心裡頭明白關鐵山是於謙於大人的舊日僚屬,於謙一死之後,他受到了徐有貞等人的排擠,淪落到閒曹冷衙當個小官,黑的比炭還黑,平素都見不到天顏。
可是沒有想到今日事情居然有這般奇妙的變化,一向不喜歡關鐵山的徐有貞居然會將江蘇鹽運使這個肥差交付給關鐵山接任。
一則關鐵山和徐有貞素來不睦,二則江蘇鹽運使朝廷官員都覺得極有可能會落到曹吉祥的外甥手中,沒有想到此事居然落了空。
文武百官們議論紛紛,不過有一種輿情認為徐有貞大人是跟辦大事的人,此番能夠任用前政敵的僚屬,足見風格高標。
所以不少文武官員都覺得徐有貞的這番力排眾議的決意顯而易見的是顯示了徐有貞的強勢和胸襟,可以容納異己,明顯和隻知道扶著親屬家人上位的曹吉祥不知高出了多少。
本章節由書友上傳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