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朱祁鎮有此一言,簡懷箴便接口言語道:“皇上所言,一點不差。”
朱祁鎮聞得此言,也對著簡懷箴張口言語道:“皇長公主是皇家之人,朕心裡頭自然是明白公主決計會幫著朕。不過朝中的諸位大臣可就不一樣了,石亨徐有貞等人雖說也是朕的腹心,可是畢竟是外人,朕心裡頭也覺得這些人就算如何可靠,終究是沒有皇長公主這般的兢兢業業,克勤克儉為皇家和朕著想。”
簡懷箴聞得朱祁鎮有此一言,便對著朱祁鎮張口言語道:“皇上如此信任,本宮自是欣然。”
朱祁鎮聞得簡懷箴有此說法,隨即對著簡懷箴追問道:“朕今日問公主朝中之臣還有哪些人是朕可以倚賴的,隻要皇長公主說出名號來,朕日後必然加以重用。”
簡懷箴聽得朱祁鎮有此言語,心下微微一動,心裡頭明白朱祁鎮顯然是信任有了一些人選,想要聽聽自己的一件,方才會有這般的言語。
故而聽得此話的簡懷箴聞得此言,便對著朱祁鎮張口言語道:“皇上心目中有什麼人可以倚賴麼。”
見簡懷箴有此反問,朱祁鎮哈哈一笑說道:“看來皇長公主終究是不肯當麵跟朕舉薦朝中的官員,想來皇長公主是認為此事事關重大,決不可率性而為。也罷,既然皇長公主不願力任其艱,那就由朕提出一個人選來,聽聽皇長公主的意見好了。”
簡懷箴聽得朱祁鎮有此一言,便對著朱祁鎮張口言語道:“皇上心有所屬,自是不差,請皇上開口言說。”
聽得簡懷箴有此一言,朱祁鎮便張口言語道:那麼朕就將這人的姓名提出來,皇長公主看李賢此人居官如何?”
簡懷箴沒有想到朱祁鎮一張口便提出了李賢這兩個字,心下頓時覺得有些意外。
不過細細想來,簡懷箴已然明白了李賢的聲明得以傳入朱祁鎮的耳內,極有可能是內侍的功勞。
而這個內侍,極有肯能便是和石亨走得極近的曹吉祥。
心裡頭想明白了這件事情,簡懷箴便對著朱祁鎮張口言語道:“皇上從何人口中得知李賢之名。”
朱祁鎮聽得簡懷箴有此一問,便對著簡懷箴微笑著言語道:“朕是從曹吉祥口中得知此人。”
簡懷箴便又張口問道:“哦,曹吉祥跟皇上言說了李賢的何事?”
見簡懷箴有此追問,朱祁鎮便張口言語道:“這些時日曹愛卿給朕在宮外頭辦事,聽的市井之中頗有留言,說李賢在徐有貞和石亨兩人隻見斡旋其間,做成了好大的一件事功,已然騰與人口。朕聞得曹吉祥的言辭,覺得李賢倒是不失為一個極為能辦事之人,心裡頭覺得國中既然有此人物,何不重用一番。”
聽的朱祁鎮有此一言,簡懷箴心裡頭便明白了朱祁鎮的意思,朱祁鎮的意思再是明白不過了,從目下的情形看來,朱祁鎮從曹吉祥口中得知了李賢順利的化解了一場徐有貞跟石亨之間的大危機之後,朱祁鎮對於李賢的才能頗為在意,欲要延攬過來為己所用。
簡懷箴心裡頭明白既然李賢的皇上心目中留下這這等的印跡,那麼離著李賢重用的日子也為時不遠了。
心裡頭有著這般想法的簡懷箴便對著朱祁鎮張口言語道:“皇上,據本公主所知,李賢此人居官頗正,當年曾經力主皇上複位,以至於和於謙大人意見不一,想來李賢此人心目中對於皇上是極為忠誠的。”
聽得簡懷箴有此言語,朱祁鎮心裡頭便覺得極為欣喜,便對著簡懷箴張口言語道:“皇長公主所言一點不差,朕心裡頭也是這般的想法,從目下的情形看來,李賢此人對朕倒是忠心耿耿,對了話說來,皇長公主對他也是有救命之恩。”
見朱祁鎮言說了此事,簡懷箴自然是明白朱祁鎮的用意,便對著朱祁鎮言道:“皇上聖明,明察秋毫。本公主當年確曾無意之中救過李賢一命,當年李賢大人為了給於謙大人之子於冕,特地專門給皇上上表求情,結果是無心觸怒了皇上,皇上下旨要砍了他的人頭。不過幸而本公主經過,無意中救了他一命。”
朱祁鎮聽得簡懷箴有此一言,麵色不由微微發赤,心裡頭明白簡懷箴所言之事正是一點不差。
當年朱祁鎮的的確確是下過這麼一道聖旨,如今想來,若是當年真是在氣頭上屈殺了李賢,還真是錯殺了一個絕好的人才。
朱祁鎮在心裡頭自然有些後悔此事。
不夠即便心裡頭有所後悔,朱祁鎮也明白這些事情已然都過去了,從李賢的舉止看來,似乎對自己也彆無嫉恨之情。
心裡頭想通透這件事之後,朱祁鎮便對著簡懷箴問道:“依著皇長公主之見,朕若是想要重用李賢,是否可行?”
見朱祁鎮言說了這話,簡懷箴便對著朱祁鎮張口言語道:“皇上,禦下之術,皆是操之於國君之手,非是臣下之人所能妄議。”
朱祁鎮聽得簡懷箴有此一言,心下明白簡懷箴有此言語,依舊是覺得這些事情不能痛痛快快的言說,想來還是不願擔上莠言亂政的罪名。
不過朱祁鎮心裡頭也明白簡懷箴如此謹慎,倒也不失為極好一個法子,若是強行逼著她言語,倒也不好。
心裡頭有了這般的言辭之後,徐有貞便張口言語道:“也罷,此事就如此好了。既然皇長公主不願言及,朕也不便想強。”
簡懷箴聞得此言,便對著朱祁鎮張口言道:“聖上,用人的權柄,自是操之於上,懷箴自是不能明言。不夠當年出手救助李賢,自然是為了替朝廷留下賢能之才,故而才會有這般的舉動。”
朱祁鎮聽得簡懷箴有此一言,心裡頭頓時是明白了簡懷箴的意思,簡懷箴方才所言當年在菜市口救下李賢是為國家留下賢能之才,那麼也就說明簡懷箴對於李賢是極為欣賞的。
若是簡懷箴絲毫不欣賞李賢,焉能會為了區區一個李賢,馬不停蹄的趕到宮中來跟自己爭辯,跟自己爭辯了一通之後,隨即有跨身上馬,親自取了聖旨,到刑場救人。
如此言來,皇長公主對於李賢之才是看的極為長遠的。
心裡頭明白了簡懷箴的態度之後,朱祁鎮心裡頭也極為欣喜,便對著簡懷箴張口言語道:“朕明白了,當年皇長公主為了救李賢,曾經不惜跟朕麵折廷爭,如今想來,皇長公主的那般頗為出人意表的舉措,倶是為過留賢之舉,也罷朕心裡頭有數了。”
見朱祁鎮有這番的說法,簡懷箴心裡頭已然明白皇上已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如此一來,簡懷箴便對著皇上開口言語道:“皇上所言一點不差,此事真是如此。”
朱祁鎮聞得此言便對著簡懷箴張口言語道:“既然皇長公主是這般的態度,朕心裡頭也明年日後應當如何行事了。”
簡懷箴聞得此言,便對著朱祁鎮張口言道:“為國舉賢,自是我等應儘的本分,不過世易時移,眼下的朝廷中形勢頗為複雜,本公主也不願舉一賢而害了一賢,尚請皇上見諒此事。”
聽得簡懷箴有此一言,朱祁鎮不由微微一怔,不過即刻便明白了簡懷箴的心意,隨即對著簡懷箴張口言語道:“朕心裡頭倶是明白這般情形,皇長公主不必掛懷此事。”
簡懷箴聽得朱祁鎮有這般的言辭,心裡頭自然是明白朱祁鎮方才所言之事。
朱祁鎮方才有此一言,其實也不是旁事。
朱祁鎮心裡頭明白簡懷箴方才有此言語,不過是覺得從目下情形看來,朝中之事還要謹慎行事。
朱祁鎮知道目下朝中勢力以徐有貞和石亨最大,這兩股勢力自然是不容另外的勢力崛起。
而朱祁鎮眼下的想法是另外扶持一個人出來,也好製衡朝中的局勢。
這對朱祁鎮而言,已然是刻不容緩之事了。
因此之故,朱祁鎮心裡頭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不夠朱祁鎮心裡頭更是明白另外一個道理,那便是欲速則不達。
而方才簡懷箴口中之言,也隱隱約約的給自己傳達了欲速則不達的這個意見,讓自己看準了時機再動手。
關於這一點,朱祁鎮自然是極為明白,他心裡頭知道自己就算是想要提拔李賢,也要藉由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