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門三代弟子之中,論起行為不端,不守玄門戒律的,首推的就要數截教門人了。
也就是說,祂玄清要是領了這個差事,第一個栽在祂手裡的,八成就是祂的師弟們了。
聖人境界高深,與天道同心,對那些業力加身的弟子,或許不會太過在意,死了就是死了。
但玄清可沒有聖人境界高深,祂還做不到對自己的同門師弟下手。而且,就算祂狠下心來,動手處理了幾個師弟,那旁人會怎麼想?
豈不是自絕於截教?
更何況,玄門弟子,指的可不止是三教傳人。包括西方教傳人,以及紫霄宮三千紅塵客的傳人在內,都算是玄門傳人。
玄清要是動了祂們的弟子,那還了得!
礙於玄清的身份,那些大神通者們,明麵上或許會說什麼,甚至會叫一聲好,感謝玄清為祂們清理門戶。
但暗地裡,到底會如何算計玄清,就不為人知了。
我的弟子犯了錯,自有我自己來管教。何須你個外人來多管閒事,替我教訓弟子。這是哪門子道理?
自家的孩子,關起門來,自己怎麼打都沒問題。可外人要是插手,卻是不行。
洪荒大神通們,就是這麼霸道。
監管玄門弟子,這個差事,好處沒有多少,壞事卻是一堆。
做得越好,得罪的人越多;
做得不好,又會惹來三清不滿。
是怎麼做,都做不好,無法使得所有人滿意,必然會得罪人,真是洪荒一大苦差事。
“大師伯,玄清修道不過十數萬載,資曆尚淺。”
“於玄門,存功未立,何德何能擔此重任,未免眾人不服,還望師伯慎重考慮,另擇一良才。”
“玄門仙真大能眾多,其中修為、品格、功績,遠超玄清者,更是不在少數。”
“祂們之中,必有人能滿足師伯的條件,擔此重任。”
對著太清聖人拜了拜,玄清以自身資曆不足推辭道。
祂的目標,是回到三仙島,做那一方散仙之祖,逍遙自在。
而坐上那個位置,不說得罪人,單說每日處理身上沾染的因果,就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完全失去了仙道逍遙的本意。
玄清又不傻,祂前途遠大,那般因果糾纏之位,又怎會看得上。
因果,最是耽誤修煉。
玄清這話說道,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可太清聖人是何等人物,心神一動,便可探知過去未來。
玄清的那點小心思,如何能瞞得過祂,隻聽祂笑著說道:
“你倒是滑頭的很,可這個位置,卻是非你莫屬。”
接著,不給玄清回答的機會,就聽祂繼續說道:
“玄門嫡傳,唯有四人。”
“貧道,與你師尊,師伯,以及你女媧師叔。”
“餘者,如接引準提,帝俊、鎮元子、冥河之流,皆是玄門外傳。”
“祂們,以及的弟子,有何資格擔此重任,這豈不是在說,我玄門嫡傳無人嗎?”
“因此,監管玄門弟子之人,必須是我玄門嫡傳出身。”
“可你女媧師叔,不曾立教,也不曾收下弟子。唯一的門人,還是人族族長,不適合插手玄門之事。”
“數來數去,還是你最為合適,玄門嫡傳,更是三代首徒,修為也達到了大羅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