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交給我的任務,新式織布機,終於研發完畢,可以投入量產了!”
“這將是我大唐科學院機械分院的第一個問世的產品,定然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淳風親自改進織布機,十分清楚它的厲害。
這種新式織布機一旦運轉起來,可以晝夜不息,像江河流水一樣,滾滾吐出織好的布匹。
一架織布機的效率,足足頂的上十多個人。
若是弄上幾十上百架,在一起建個廠,絕對會有無比恐怖的產能。
李淳風對眼前的織布機,是越看越喜歡。
他輕輕的撫摸織布機的木質構架,像是在撫摸自己兒子的腦袋。
“好機械!”
“這種新式織布機的誕生,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又我親手造就。”
“那不妨就給你取個名字吧!”
李淳風臉色慈愛,一陣沉思。
若是按照西方的風俗,這定然就是李氏或者就叫李淳風織布機了。
就像珍妮紡紗機,載入史冊!
但華夏文化不同於西方的,就是有矜持與自謙,這種直接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做法,李淳風乾不出來。
他沉吟半晌,終於有了決定。
“小郎君開設書鋪,修建水泥路,組建商會,都喜歡用‘新唐’為名,寄托著全新大唐的希望。”
“這織布機也是在小郎君的指點下發明的,不妨也將其命名為新唐織布機吧!”
“我也算不搶了小郎君的功勞,同時,新唐這個名號,代表著大唐的新生,我也很喜歡!”
李淳風拍板決定,給織布機命名。
想起李秋,李淳風便又回憶起李秋之前的想法:
“小郎君說,這樣的新式織布機,要大量使用,最好是借助商人的力量,建設大規模的織布廠!”
“那我不妨先多生產一些,然後再去問問小郎君的意見!”
李秋一開始弄這種高效率的織布機,就沒想著做家用的。
不建大的織布廠,弄出規模化的流水線,新唐織布機的發明就沒有意義。
李淳風早已領會李秋的意思,並主動開始做準備。
他迅速在大唐科學院裡麵,安排工匠,準備木料鐵器零件材料,進行試生產。
隻有先試一試生產,才能夠發現問題,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