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製造之名,比起後世的德國製造,日本標準,要高不知道多少。
番邦之人,都以擁有大唐製造的產品為榮,讓大唐的軟實力,深刻的滲透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當然,現在說這一切,還太過遙遠。
眼下,李秋隻要楊三尺拿出統一標準,差不多夠用的就行。
他知道,隻要流水線開動起來,就代表著工業化的車輪,真正開始滾動。
大唐這架無敵戰車,也逐漸開始加速,直至騰飛!
“行了,該說的我都告訴你了,接下來就看你自己努力了!”
“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最好!”
“楊三尺,我看好你!去吧!”
李秋安排好了機械一局和流水線的事,終於讓楊三尺下去。
楊三尺一臉激動,懷揣著對未來無儘的憧憬,去調集人手,組建機械一局。
他要儘最大的心力,完成李公子交給他任務,如此才不負李公子對他的看重!
......
日子一天天過去,寒冬也逐漸消泯,春天的氣息,不遠了。
在這個冬天,長安一點都不寒冷,反而無比火熱。
普通百姓家裡,有了蜂窩煤和煤爐子,不管是燒火做飯還是取暖,都比以前方便多了。
不說家家都溫暖如春,但最起碼,沒有再凍死人了。
彆看這個說法不起眼,實際上這已經是一個極高的標準了。
過去每年,都有不少老弱病殘,熬不過寒冬的摧殘,在寒冷中離世。特彆是老人,冬天受凍了就是死,若是熬到了春天,就又可以多活一年。
甚至在科技發達的後世,在俄國和東歐,都依舊有人凍死在冬夜。
大唐如今能夠讓人不凍死餓死,已經足以稱得上是太平盛世了!
百姓們對於朝廷,對於大唐天子,自然是敬仰萬分,民心凝聚力飛速飆升。
而他們對於發明蜂窩煤的李財神,更是直接將其放到床頭供起來。
若非李秋不是穿越到信仰封神的世界,否則都可以直接成神了。
李秋自身不在乎這些,他真正歡喜的是,大唐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