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空中轟炸命巾敵軍之重耍根據地、高級司令部、兵工土、巡洋艦驅逐艦等,使之全毀或沉沒,有確實證明者。
根據條例,此章於著軍禮服時,佩於左襟中部;著軍常服時,得佩帶勳表。與其他勳章並佩時,其位置居於國光勳章之後,寶鼎勳章之前。
青天白日勳章。其實在抗戰開始以後,已經頒授了好幾枚。但是它們大多給予那些前線中低級將領。一線指揮官,或者是戰死者。像現在這樣,在一次戰役還未真正結束,就直接授予相關指揮官的。卻幾乎是第一次。
陳布雷這個。任命一出,場麵立刻變得活絡起來。
本來對陳布雷還有幾分提防的範哈兒,也是難得的朝這位侍從主任奉承了幾句。
憑心而論,除了因為這個陳布雷幫老蔣乾了不少不光彩的事情。這個人的才華和能力,還是非常受到範哈兒推崇的。
抗戰時期,正是陳布雷人生的一個高峰。
叨年7月初,蔣介石邀集國內知識界名流如多人召開“談話會”並在會上慷慨陳詞,他說:“我們的東四省失陷,已有六年之久”現在衝突地點已到了北平門口的盧溝橋。如盧溝橋可以受人壓迫強占,我們五百年古都的北平,就要變成沈陽第二,今日的翼察亦將成昔日的東四省,北平若變成沈陽,南京又何嘗不可能變成北平,如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時候隻有拚民族的性命,求最後的勝利。”
這篇談話以“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一句最為著名,它如同“抗戰宣言”一樣,為中國四萬萬同胞廣泛傳誦,激勵了全**民同仇敵愾、團結抗戰的最大決心。這篇演講稿。就是陳布雷起草的。抗戰時期。陳布雷還有許多篇文章得到普遍讚譽,在國內外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他其實對一些進步人士也是很敬佩的,曾促成郭沫若順利回國。陳布雷,正直清廉、秉公無私,在重慶時周恩來曾托人向他傳話,“對布雷先生的道德文章,我們**人欽佩;但希望他的筆不要隻為一個人服務,而要為全中國四萬萬同胞服務。”作為國民黨主管宣傳的要員,陳布雷對一些進步人士是很敬佩的,譬如郭沫若。郭沫若曾被老蔣驅逐出中國,後經陳布雷的說情,郭沫若才得以順利回國。
他是中國近代曆史上一位很受關注而頗有爭議的人物。陳布雷為人謹慎。也非常熟悉為臣之道。對蔣介石或同僚總是恭敬有加,無盛氣淩人的傲氣。作為蔣介石“禦用”筆杆。他廉潔自律,不拉幫結派。不貪汙**,頗有“賢相”之風。被蔣介石稱為“完人”
而陳布雷對於範哈兒,也是聞名已久,兩人略一閒談以後,就開始互相先生,範兄的稱呼。
範哈兒到是直接問了問這位文膽,對於現在抗戰形勢有何真知灼見。對於南京保衛戰的這宣傳。又有何指教。
“範兄,南京保衛戰意義極其重大,統帥部內有人不同意見,但是委員長和諸位軍方長官,卻是一致認定絕對輕忽不得”陳布雷毫不忌諱的進行了解說。
很顯然,這位在來浦口之前。就已經得到了老蔣的指示,可以向範哈兒傳達他對南京一戰的態度。以及對範哈兒和唐生智等人的期望等等。就算現在範哈兒不直接問,這位來傳“口諭”的侍從主任,也會通過其他途徑,轉達老蔣的意思。
老蔣在武漢經過多天思考。對於南京保衛戰的意義,已經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他讓陳布雷重點傳達一句話。
南京一旦失守,國際關係將對中國不利!
老蔣把國際關係看得很重。但事實…咕二2。南京失守後。國際關係對國民政府的影響,矗討期地仙所一方麵。
如今老蔣認識到了南京保衛戰的重要性,正在想方設法補救。
為進一步動員全國抗戰力量。國民黨決定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接受了**的部分建議,預擬了等文件。準備在大會上通過。《大會宣言》稱:“此次抗戰。為國家民族存亡之所係,人人皆當獻其生命,以爭取國家民族之生命”表示了全民族“抗戰到底。的決心。
經過半年的抗戰,國民政府最高軍事當局已認識到國際乾涉及和平談判短期內均不可能實現,一旦南京失守,中日戰爭就隻能進入持久之勢。又接受了華北、滬、京作戰的教,開始轉變戰略指導,由單純固守陣地、據點進行死拚的戰役持久,改為不強調“一城一地之能否據守
在上述思想基礎上,軍事委員會於武漢下達了以確保武漢為核心進行持久抗戰的《作戰計哉》。其指導要領中要求“以麵的抵抗,對敵之點或線的奪取,使不能達戰決之目的,而消耗疲憊之。所有在各戰區之軍隊,及行政、黨務各機關,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絕對不準離開原戰區,東擊西應,奇正並用,以收長期抗戰之效現在我軍戰法。應於硬性之外參以柔性,務在交通要線上,縱深配置有力部隊。使任正麵阻擊戰鬥。同時組織練民眾,使聯合軍隊,共同施行遊擊,以牽製、擾亂、破壞敵之後方,前呼後應。敵攻我正麵,則遊擊隊由各方進擊;如攻我遊擊隊。則不與決戰,使其前進遲滯
為適應持久戰之需要”愣年4月口日,國民政府改組了軍事委員會,重新任命委員。
初次任命範哈兒、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程潛、陳紹寬、李濟深為委員。後又增加宋哲元、熊式輝、衛立煌、萬福麟、唐生智。同時規定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軍令部部長、軍政部部長、軍部部長、政治部部長及軍事參議院院長為當然委員。參謀總長指揮各部、院、會、廳,輔助委員長策劃全局及處理委員會日常工作。
鑒於麵對日本的侵略,所有前線的軍隊。不論陸軍、空軍和地方部隊。都進行了英勇的抗戰,表示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但也有少數高級將領。或因膽怕死,或為保存實力,不服從指揮,對敵望風而逃。以致在不到半年時間裡就喪失國土萬平方公裡。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第3集團軍總司令韓複某的表現尤為惡劣。他受命防守津浦鐵路北段。毫無抗戰意誌。山西戰局緊張時,軍事委員會令其向德州、滄州一帶出擊,以為牽製,他抗不從命,未戰先退。並公然違反軍事委員會“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絕對不準離開本戰區”的命令,將該集團軍的軍需輻重及私人財物等由津浦鐵路經隴海鐵路轉至平漢路,進入第一戰區防地。停於湍河,準備全軍退去該地。
第五兩戰區高級軍官會議上,作了《抗戰檢討與必勝要訣》的講話。在總結挫敗原因時,指出政府軍隊的口個缺點,其中著重批評了高級將領,認為軍紀蕩然為第一大罪惡。說有些高級將領缺乏犧牲精神,缺乏敵愾心,“缺乏堅決自信。以及命令不能貫徹等,於當日將韓複桑“免職查辦。”送到武漢,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罪。依法處以死刑……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明令嘉獎抗戰犧牲的郝夢齡軍長、終麟閣副軍長,並撤職查辦、槍決處死州名作戰不力的旅長以上將領,給保存實力、怠於作戰的軍官以極大震懾,前方士氣為之一振。
與此同時,利用日軍暫未動大書模進攻的間隙整軍,對全**隊進行了武器裝備及兵員的補充。以恢複、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叨年8月泓滬會戰開始後,抗日戰爭已經展為南、北兩個戰場。國民政府最高軍事當局為防止日軍由東南沿海登陸,占領徐州、切斷南北兩戰場的聯係,於勿日以大本營第,號記令宣布成立第五戰區,負責指揮魯南、蘇北地區的戰事。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副司令長官為韓複桑。大本營賦予第五戰區的作戰任務及指導要義是:本戰區作戰之特性,為對敵強行登陸之作戰,故以立於主動地位,確占先製之利。根本打破敵軍登陸之企圖。此為作戰指導上之第一要義。縱使敵軍一部先行登陸,務必迅圍攻而殲滅之,不使後續兵團借此以為安全登陸之掩護。此為作戰指導上之第二要義。必要時,在指定地區之範圍內撫要固守,絕對限製敵軍之進展,運用機動部隊而殲滅之,以確保我**南、北兩戰場作戰連係之中樞。
徐州成為南北兩線的關鍵點。即將開戰。(未完待續)
[記住網址.三五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