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一盆涼水潑過來,精準地澆在康熙的怒火上。
呲地一下子,就消滅了大半的火苗兒,隻剩下許多一時散不儘的鬱悶白煙。
可就是這樣也足夠他找回理智,做好表情管理。
不至於遷怒繈褓中的孩子了。
同聽說了昨日之事的太後忙讓人上茶點,並以關心他身體的角度勸慰幾句。
再多,太後娘娘是不說的。
謹記疏不間親四字。
她不提,康熙卻要為自己跟太子之間的父子親情分辯一二的,免得被某小家夥再度嘲笑。
但是效果麼?
康熙究竟繈褓中的小人兒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響亮地啊了一聲。
心裡卻在納悶:[好奇怪,皇瑪法明明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完全能直接跟烏庫媽媽用蒙古話交流,為什麼還非要用漢語,再費一遍翻譯的事兒呢?唔,好像不止他……]
哈哈哈。
康熙急忙朗笑,打斷小家夥的聯想並及時打了補丁:“為了讓皇額娘能儘快學會並熟練掌握漢語,兒子跟這些皇子皇孫們也是煞費苦心啊。”
太後十幾歲入宮到如今,那也是閱鬥無數。
這點小事,就算一無所知,都能圓得漂漂亮亮,更何況她還知道究竟呢?
太後特彆優雅地抿了口茶,用還不大流利的漢語回道:“誰說不是呢?虧了皇上與諸皇子堅持與哀家用漢語說話,哀家這學習進度才能這麼快。”
[說了一輩子蒙古話的仁憲皇太後學漢語,就很玄幻,跟新媽媽當了側福晉一樣顛覆曆史。]
[但烏庫媽媽說的又沒錯,學語言嘛,講究的就是一個多看多聽多說。]
成功過關,康熙與太後相視一笑。
接著,太後就主動開啟了養娃趣事話題:“最近幾日弘暉表現的可積極了,又是給哀家揉肩捏背,又是背詩練拳的。”
“就為了求哀家幫忙,給他跟烏那希請兩天假。說是要聽你這個皇瑪法的話,兄友弟恭。親自帶妹妹回去迎接三弟到來,皇上你看?”
康熙笑:“這小機靈鬼,竟把小算盤打在了您頭上。真是……”
[真是機靈的嘞~]
[聰明的小哥哥,疼妹妹的小哥哥,時時處處不忘我這個妹妹!不過三蛋,還是算了吧。那家夥光長個不長腦子啊,一把好牌打稀爛的主兒。]
[也不知道他到底乾了什麼,才讓阿瑪下了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廷,是以令為允禩之子,今允禩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的旨意。]
[性情放縱,行事不謹。好寬泛又籠統的罪名,這回親眼所見,我應該能解開這個曆史謎團了……啊呸呸!這個還是彆解了,踩生,去給他踩生,封建迷信來一波。以後嚴師,嚴父,嚴母,嚴哥,嚴姐姐的五嚴套餐給他安排一份,不信扳不正這個歪瓜苗!]
重症用猛藥,亂世用重典嗎?
康熙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或者同樣的嚴格,他也該給太子安排一份?
也好讓他親賢臣,遠小人。
把被索額圖等人帶壞的他再重新扳回正途,不負自己多年栽培。儲君地位安穩,其餘皇子自然各安其分,也就能從根本上杜絕九龍奪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