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勿使清帝東歸到關外黑土地能活至少七億人,還有那個什麼封建王朝周期論。
這一天,屬實過於刺激了。
以至於到最後,康熙隻能清了清嗓子:“茲事體大,關係頗深。還是容後再議,現在先看看關外是否適合耕種,產量又如何吧。”
然後,他也不等朝臣們如何回複,火速散了早朝。
看得烏那希好一陣遺憾:[可惜了,氣氛都到這兒了還功虧一簣。也不知道在整個康熙年間,還能不能把開發東北提上日程。希望可以,如果不可以,我就好好努努力。]
[就不信從皇瑪法到阿瑪再到小哥哥,三代人湊不出一個虛心納諫的來!]
小家夥躊躇滿誌,康熙與幾位在京知情皇子卻難得有些喪氣了。
無它,他們回去後都加急翻了翻史書。
結果無奈的發現,彆說擺脫封建王朝周期論了,就是實現真正中興的都屈指可數。
也就漢武帝一心征伐,把能收拾的都收拾了個遍,打到天下戶口減半。才把漢朝國土擴張了近一半,讓後麵子孫留下了大量可分配的土地,才有了昭宣中興。
劉秀?
得了吧!
那都另起爐灶了呀。
剩下的,也就是孝文中興還有幾分真實。
唐朝那幾次就沒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明朝所謂的弘治中興也就是表麵繁華。實際上權臣在,土地兼並有,軍事也沒見什麼什麼加強。
至於他們本朝那個聽起來就讓小家夥捏鼻子的同光中興?
他們根本連想都沒想。
倒是好戰分子大阿哥先拍桌:“既然不管咱們怎麼乾,人有增地無增的問題都得不到解決,早晚人口巨增,爆發各種問題。那就更得造船造炮,在西方那個什麼工業革命到來之前,把地盤先占好了。”
“報仇兼防範的同時,也有更多的土地來養活日益增多的百姓。”
夠簡單,夠粗暴,也夠有效。
康熙笑:“那你可得好生整頓軍紀,再好生練兵。彆贓官冗官收拾了,老卒弱卒被剔除了。能折騰的都折騰完,朕禦案上參你的折子摞起來比你都高,結果這八旗戰力還是乏善可陳。”
“那不能夠!”
大阿哥直接開口反駁,甚至願意立下軍令狀:“隻要皇阿瑪您能讓兒子甩開膀子可勁兒乾,兒子保證給您一個鋼鐵之師。不過……”
一看他這大眼睛滴溜轉,笑容越發諂媚,康熙就知道必然沒什麼好事。
果不其然!
他不但想給火器營裝備上連珠火銃,還以沒有足夠訓練,練不出神槍手為由申請了好大好大一批的彈藥。
且康熙剛起了個國庫空虛的頭,他就表示國庫再怎麼空虛,也得該省的省,該花的花。
而且……
“有黃先生在,國庫空虛還是問題嗎?他那自行驅暑扇,自動小人跟會叫的木頭小狗、自行車等,隨便哪樣鼓搗鼓搗量產一下,都能掙筆好的吧?”
“跟蒙古各部合夥的毛線、奶糖跟肥皂之類的,也都是來錢道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