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是呢?”
“可不就是這麼個理兒麼……”
越來越多的議論聲中,太子的心都涼了。
果不其然。
下一瞬,他家皇阿瑪失望的眼神雖遲但到:“胤礽啊,你好歹也是太子,將來要承托起大清江山的。何妨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呢?”
“彆整天計較那些細枝末節,倒忘了江山根本。連烏那希這小小孩童都知道,祖宗疆土不可少虧,你卻隻擔憂大清三線作戰會不會有什麼不妥。”
“那便有,不也是你我父子跟朝廷百官該思考的問題嗎?”
“太祖爺十三副遺甲起兵到如今,若像你這樣瞻前顧後,怕是連蒙古、朝鮮都收編不了,又何況這萬裡天下?”
太子滿心沉重,乖乖跪下。
磕頭賠禮。
連說自己想的少了,欠了考慮。
日後一定多多注意,還請皇阿瑪多多包涵。
康熙還沒等說什麼呢,烏那希在心裡先叭上了:[也老大不小的人了,總讓人多多包涵。現在皇瑪法還在,老子終歸疼兒子,怎麼都能包涵。最多問問自己上輩子造了多少孽,這輩子投胎給你當爹唄!]
[可皇瑪法不在,你可是要承擔大清天下的。難道這樣整天讓文武百官,周邊列國多多海涵?嘖嘖嘖……]
康熙臉黑了。
其餘能聽到她心聲的皇子則齊齊低頭,一個個咬牙切齒地忍著。
謹防自己笑出聲來。
不然……
太子不一定如何,他們肯定好不了啊!
倒是大阿哥維持人設任務在手心不慌,當即嗤笑一聲:“太子二弟是不是也得給咱們小侄女兒道個歉?”
“孩子明明金玉良言,一心一意惦著大清呢,結果好端端被你訓斥。”
“瞧瞧這哭的,小眼皮兒都腫了,怪可憐。這要是四弟在,不知道得多心疼呢!弄不好都得豁出來被反殺,也得找你乾一架。”
太子氣到咬牙:狗東西,到這時候了還在火上澆油?
大阿哥一臉好兄長模樣,擺明了就是教他做事。
而他身邊,皇阿瑪始終未有任何反對之意。
那用意豈不就很明顯了嗎?
太子無奈,隻能解下了腰間佩玉,塞到烏那希手裡:“好侄女勿怪,二伯也是怕你年紀小,言語無忌再有所衝撞……”
[哈?這就是我雖然罵了你,但也是為你好嗎?嘖嘖,大人啊!果然狡猾。]
[明明是被大伯逼著,皇瑪法看著,不得已才忍痛割玉佩。被太子二伯這麼往來顛倒一說,倒成了為本公主好,全心全意為本公主著想?]
噗。
哈哈哈。
大阿哥笑著把小侄女撈起來:“乖乖呀,你太子二伯態度雖一般,這玉的質量卻非同一般。要不咱看在錢的麵子上,網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