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修法,仙修身
這便是白千丈為方行定下來的修行方向,也是他最後一次教導方行修行的內容。,
對於這道法門,方行倒是理解的,他小時候出身鬼煙穀,曾經學過武功,自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法門,白千丈所指的修法,或是修身,其實就像是小時候大叔叔教自己武功時所謂的是內功與招式,小時候的方行愛偷懶,學習武功招式極快,但對於內功一道卻始終懶得下功夫,在大叔叔看來,他那時候就等於是走上了邪路,因為招式乃是外物,內功才是根基所在,而如今,雖然雙方力量境界與層次都早不相同了,但本質還是一樣的,仙嬰,便等於是內功,這條路走的穩當了,方行力量會越來越強,根基愈發的雄厚,而仙法,便是招式,是克敵製勝的手段
二者要兼顧,修行的進境便會愈來愈慢,不過方行如今得天獨厚,神魂兩道,源於一體,卻又各不相同,甚至連境界都是不同的,倒恰好可以一個走堂堂大道,修仙嬰,築真仙之體,另一個則修仙法乃至邪法,總而言之可以提升戰鬥力的都不放過,築成一柄無敵之劍
定下了這條修行之路,最為開心的倒是魔祖了
此人來曆神秘,對以往的事情絕口不提,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他其實就是一個修煉仙法修到了極致的存在,因而他一直對方行灌輸著一個理念,那就是仙嬰無用,根基無用,傳承了他的劍道,什麼仙嬰之輩,統統斬殺,方行猜測,這老頭子其實就是一位來自上古的異類,最起碼他的對手裡麵,應該有許多是走仙嬰之路的大能,這才會讓這老魔怨氣如此之重。
不過話說回來,在傳承了上古道統的修行者的角度來看,仙嬰乃是根基,重劍道而不重根基之輩,本來就屬於邪道,再加上他為人暴戾,殺人煉劍,被稱為“魔”倒也是名正言順。
魔淵之中,一處隱秘之地,地勢怪異,有一湖一峰,峰高百丈,孤絕如劍,自蘊淩利殺氣,而那座大湖卻有數十裡方圓,平滑如靜,清澈見底,此時的峰上,正有一個方行盤坐於峰頂之上,顯化三頭六臂法相,一隻手托著象牙小塔,另外五隻手則掐著各種不同的法印,身周道道古怪精氣流傳,時時引動天象,或風起雲湧,或電閃雷鳴,或大地震顫,或大雨磅礴
“此法無名,乃是我行走神州,自各道統截取的仙意彙總而來,當初我聽聞你被迫提前結嬰,斷了仙嬰之路,便用儘了手段,為你取來了這道道仙意,準備送給你作彌補,仙意為仙法之基,或你能融會貫通,修出自己的法,那麼你即便隻是帝嬰,也一樣可以踏上巔峰”
白千丈的一道化影便立於方行身前的虛空之中,靜靜的講述。
他給了方行的,乃是道道古樸的法訣,甚或是一些殘篇,這是他用儘了各種手段取來的諸道統仙法本意,裡麵彙聚了不知多少先賢心血,若是分了開來,大概價值並不大,隻不過,他苦心孤詣取來了這麼多,並不是想讓方行修行這些仙法,而是要借助這些仙法所蘊含的道統,來點拔方行,開啟關竅,使得方行在今世法上一路走下去,甚至走到巔峰,擁有自己的法
這卻是他當初為提前結嬰的方行準備的,乃是補救之法,當時方行提前結嬰之事,其實與他關係不大,不過白千丈覺得方行被自己送進了修行界,踏上了自己布下的複仇之局,那便一切都與自己有關,因而想到了這種辦法來補償他,這些口訣裡麵,有一部分乃是當初方行搶了無數的道典功訣,皆放在象牙小塔裡,被他整理了對方行有用的東西出來所得,也有一部分,是他在靈山寺閱讀佛家典藉所得,也有一些,是他當初在袁家時修行所得,更有一些,卻是他行走諸道統之間,或偷或搶所得,林林總總,包羅萬象,與其稱為法訣,倒不如說是道藏了
“沒有名字嗎”
方行暫停了修行,與白千丈說起了話:“那咱們就給他取個名字吧”
“名字倒也簡單,萬道書即可”
白千丈輕聲一笑,隨口取了一個名字,直指此法本意。
“不好聽啊”
方行卻搖起了頭,琢磨了一會,笑道:“此法包羅萬象,又來曆複雜,不如叫百家意吧”
“百家意百家飯”
白千丈呆了一呆,神情變得古是古怪:“太難聽了”
“反正你是給我準備的,我取個名字總還行的吧”
方行翻起了白眼。
白千丈苦笑了一聲,歎道:“隨你吧”
心裡也是有些無奈,這諸道法門,雖然不是他所創,卻是他從諸多道典裡麵整理歸納,又推洐其中變化而來,裡麵也加入了他的諸多感悟,也是他大半生心血所係了,他並未明說,但實際上僅僅是這麼一部道典,便是當作一方大道統的鎮宗之寶都足夠了,若是其名打響,估計流傳萬年都有可能,不過卻因著方行取的這個名字,白千丈忽然間就不想讓這道典流傳下去了
這小王八蛋取名字的本事還真不怎麼樣啊
而在下方的大湖上,另一個方行一身白袍,也正盤坐在湖中心位置,卻是凝神不動,靜靜的吐納,隨著他低不可聞的呼吸聲,卻能夠看到湖水正泛出一圈一圈的漣漪,以他為中心,向著周圍擴散了出去,而後又一圈一圈的收了回來,漸漸的,這種力量甚至超出了大湖,開始蔓延到整片天地,細不可察之間,他便像是成為了整片天地的中心,可以掌控一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