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修行之術千千萬,奪舍法門便也有千千萬,雖說大道殊途卻同歸,效果是一樣的,但畢竟也有高低優劣,而方行選擇的這佛家法門,卻是他精心挑選了出來最好的一個
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這佛家的奪舍法門,其用意本來就不是奪舍用的
但凡奪舍,都是一種有損陰德的事情,傳說中,奪舍之人會遭天妒,哪怕平時不惹事不鬨事,但實際上也會受到冥冥之中的詛咒,早晚要倒大楣,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會天天奪舍玩,不過這奪舍之術,卻也是人人必修之法,畢竟誰也保不齊自己哪天倒楣,就得淪落到靠奪舍得一線生機的地步,而且奪舍之後,就算一切順利,也往往會損傷自己的神魂,沒得就留下些許暗傷,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養回來,又或是永遠養不回來,這卻是極難說的
而這佛家的奪舍之法,之所說以他最好,便是在於他非但不會損傷神魂,還會滋養神魂,當初方行曾經聽神秀小和尚講過,此經據傳乃是一位高僧所創,他見世人貧苦,有意點化,偏偏世人又愚鈍,便是說破了嘴,也不如眼前的一枚銅板,渡一人都難,更何況渡儘天下人
於是他便創出了這識海種金蓮之法,將一點靈識分離,種在彆人識海,每當有孽障纏身,這枚靈識便會顯化,提醒世人看破虛侫,由於護住一點靈根,便可積累善業,尋求解脫
隻可惜,他這用了畢生心所創的法門,卻在剛剛創出了不久,便被另一位高僧看出了破綻,隻言若是此法落入了惡人之手,恐怕天下終將大亂,因為此法,無形之中恰好符合了奪舍的條件,也可以達到奪舍的效果,偏偏又可以用此法積累功德,滋養神魂,無形之中彌補了奪舍的最大弱點,真是一旦流露了出去,怕是自此天下不得安寧,這位高僧也難逃其咎了
再者,世人向善修佛,要看他們的本性,你強行使人向善,也就已經失了佛心
也正因此,那位高僧無奈,便棄了此法,決定隻以三寸舌,超渡天下人,他本意是毀掉此法門,但那位勸說他的高僧卻覺得這畢竟是他的半世心血,沒有舍得,留了下來
說真的,當實神秀告訴方行這段故往,本來就是想暗中點醒方行,讓他得了佛經,也就得了,但千萬不要用這法門去作惡,隻是沒想到,方行還真就把他當成了奪舍的法門,不過倒沒有輕易告訴其他人,隻是暗中傳授過大鵬邪王一部分,讓他去修補奪舍時的暗傷
自此之後,便棄之腦後,直到如今才想了起來
這帝流凶惡霸道,本來就要奪舍方行,如今方行用這方法再奪舍他,倒也不覺愧疚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這法門奪舍之後,也不用就永遠留在了帝流肉身之中,他隻是將方行的神魂種進帝流識海而已,待到合適時候,方行還能回歸自己的肉身,而且在那時候,甚至還能借助於種在帝流識海內的金蓮,再將帝流煉成一具分身,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小爺我也是沒有彆的辦法,神秀小禿驢該不會罵我吧”
正式施展此法之前,方行也是微微動念,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重重“呸”了一聲。
“他敢罵我,我就揍他”
這般一想,心裡放鬆了,便緩緩放鬆了心境,而後並起指食二指,緩緩在帝流肉身的額頭處,畫出了一道玄奧複雜的佛家印記,猶如直接在他識海開了一個門戶,畫完了這印記之後,便暗中運轉那法門,很快便將自己的神魂凝聚了出來,卻化作了一顆滴溜溜的金丹模樣,輕輕點在了那佛印之上,金丹立時打入,便如同一粒蓮花種子一般,輕輕跌入了帝流識海
“金蓮種,佛意起,一點靈,萬念生”
隨著一道方行也不是很明白的佛謁念誦完畢,方行卻感覺到了一種極其神異的變化,就好像另有一個自己,正跌入了一座大湖之中,湖水湧來,將自己淹沒,而後便是無儘的下沉,似乎沉入了九幽,深入了無限的底部,陷入了汙泥之中,但很快的,便感覺有無儘的力量自四麵八方湧來,本來在那佛家的法門中說,這時候應該抵抗那種力量,但他卻逆勢而為
他直接將那些所有的力量,都引入了自己體內
變化來的很快,他感到了一種無形的生長之力,感覺自己正在成長,很快便已經鑽出了於泥,而且正在向著那湖水的表麵衝去,又不知過了多久,隻覺“噗”的一聲,他卻已經鑽出了湖麵,然後感覺體內的力量達到了頂點,下意識的散了開來,如破殼而生般
而在這一煞,正囚禁於方行識海怪塔之下的帝流,忽然間驚恐大叫。
“那是什麼”
“你你對我做了什麼”
在他驚恐瞪大了的瞳孔之中,赫然可以看到,竟有一枚種子落入了他的識海,然後汲取他的肉身之力滋養神魂,破土發芽,生成了一株金蓮,最後破開識海,盈盈綻放
也就在那蓮花綻放的一霎那間,他忽然間失去了與自己肉身的感應
而方行,也在這一刻,陡然睜開了眼睛
或者說,睜開了眼睛的,是帝流
帝流那一具已經近乎半朽化一般的肉身,赫然在此時睜開了深沉的眸子
然後那眸子裡,兩道深沉而犀利的目光,便落在了正麵對麵坐在他身前的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