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有專門的管理器,對每個電池單體進行精確檢測,智能地協同每塊電池輸出輸入係數。
才能做到最大發揮電池效率,實現長續航。
技術員小心翼翼地將各種儀器線路,連接到電動車上。
然後將電動車固定在專用的檢測道上,擰動電動車控製把手,讓電動車飛快旋轉起來。
儀器忠實地記錄下電動車的運行數據,和電池組工作情況。
測試一直進行到電池電量消耗完畢,老板劉文虎和幾名技術員,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
數據顯示這輛電動車的續航能力達到90公裡,這還是電腦模擬了載人和正常風速下的行駛記錄。
隨後進行充電測試,測試了半小時,老板劉文虎就讓技術員把儀器關了。
繼續測試下去已經沒有必要,儀器根據電阻的變化,輕易就能估算出充電所需時間。
“拆了它的控製器,我到要看看裡麵有什麼玄機。”
技術員小心翼翼地拆掉控製器,再把控製器的殼拆開,暴露出裡麵的電子原件設備,送到電子原件檢測台上,用更精確的電子檢測儀,來檢測控製器。
隻是檢測的結果,讓老板劉文虎很納悶。
控製器中的電子元件,都是尋常電動車上一直使用的元件,除了功率參數不一樣,與正常控製器沒有任何區彆。
控製器用來控製電動車的電流工作,和異常操作狀態下的安全保護。
如果隻是改了電子元器件的功率參數,就能做到長續航,那不是在嘲設計師們的無能嗎
任何一件成熟產品,都是經過成千上萬次摸索實驗,才總結出的最科學原理結構。改參數能解決長續航,那設計師趕緊用褲腰帶上吊得了。
道理是這樣道理,老板劉文虎還是決定逆向工程一把,讓技術員立刻仿照控製器裡的設計,重新製造出一個新的。
老板劉文虎晚飯都沒來得急吃,一直等到肚皮空空,技術員終於把控製器仿照完成。
興衝衝連上一台測試用的電動車,老板劉文虎剛插進鑰匙打開電源開關,控製器就啪一聲短路,然後黑煙拚命往外冒。
“沒道理呀”技術員一頭霧水:“裡麵的電子原件都是市場常見貨色,為什麼調了功率,它的就能工作,咱們的就要燒毀”
“再做,做三台出來。”劉文虎陰沉著臉。
技術員加班加點又仿了三個控製器出來,隻是這些控製毫無例外,隻要一接通電源就瞬間燒毀。
接二連三的失敗,讓劉文虎徹底蒙了。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日鬼的情況,明明是最簡單的電子原件,照葫蘆畫瓢的複製過來,卻一次又一次的短路燒毀。
“先不管控製器,我們把它的外殼和主架結構造出來。”劉文虎在房間裡渡來渡去:“這種電動車賣的很火爆,偏偏供貨少的可憐。”
“咱們抓緊時間,立刻推出仿冒型號,搶他們一把。”
“那續航怎麼解決,充電可以先不管,可續航是這車的最大賣點呀”技術員發問。
“我們也上六塊電池,用普通的控製器,續航比普通電動車多出十多公裡就行。”劉文虎忽然想到什麼:“這種電動車除了牌子,其它什麼廠家信息都沒有。保修卡還是經銷商給開的,肯定是三無產品。”
“這下他們想告都告不到我們,我來給模具師傅打電話,讓他現在就過來開模,爭取第二天就把外殼模具給製作出來。”
“你們就按照這輛電動車結構,安排生產事宜。”
電動車一旦塑料外殼模具做好,其它的就再簡單不過。
歐文電動車公司,就是專業生產電動車的,擁有全套的生產設備,工人鉚足勁,一天能生產三百台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