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分八個取水點,今天風和日麗,工作人員乘坐橡皮艇,把排汙管道方圓幾裡的海水取樣了個遍。
水樣檢測出來的結果,驚呆了所有人。
國家標準的一類水質
水質共分四個標準,第四類隻適合飄著油星的海港碼頭使用,那裡不允許任何養殖和浴場的開發。
至於小平湖那邊,得直接上工業化工汙染水標準,還是最嚴重的那種。
同樣的汙染源,卻是截然不同的極端水質結果。
龍溪灘這邊,水質按照標準。可以直接適用於海洋漁業水域,海上自然保護區,和珍稀瀕危海洋生物保護區。
和海水浴場,人體直接接觸海水的海上運動或娛樂區,以及與人類食用直接有關的海水淡化用水區域采水。
根據化驗員的說法,龍溪灘的水質標準為一類。那是因為國標上限隻有一類,如果有更高的標準,龍溪灘那邊去取樣來的水質,也會當仁不讓奪得第一。
為什麼龍溪灘海灣飽受多年偷拍汙水的困擾,水質卻能達到一類水質
副市長鄔順雲和一幫環保局的人,想破腦袋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最後他們隻好暫時把這這種情況,歸類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上。
神奇的海洋,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說不準龍溪灘這裡擁有巨大的海底暗泉,常年不息的泉水衝走了汙染物。
這種可能性最大,海岸線上海底暗泉很常見,純淨的暗泉當然檢驗不出任何汙染物。
至於人為可能性,副市長鄔順雲和環保局工作人員都沒往這上想,因為這太過匪夷所思。
原本副市長鄔順雲打算返回小平湖了,留守負責收集證據的環保局工作人員,提議去遠處那家工廠問問情況。
他們的視野儘頭,有一片工業廠房坐落。
對於龍溪灘的情況,這家工廠一定比他們更熟悉,說不準可以提供更多關於龍溪灘,為何不受汙染的線索。
副市長鄔順雲決定也去一趟,龍溪灘沒被汙染的消息,讓他心裡多少好受一些。
可是那些汙染物到底兒哪去了,依然是他心中的巨大疑惑,這個謎底不解開,他很難放心。
返回環海公路,其中兩輛車朝遠方那片工廠開去。
靠近工廠時候,鄔順雲的司機,另外車上的幾名環保局工作人員,一個個瞪大眼睛,看壯麗景點一樣看住了右邊的工廠。
四通八達的公路,巨大到讓人驚歎的廠房。
還有幾輛他們從未見過的機械,在那些整平過的地麵,用兩台機械臂靈活地安裝廠房。
司機把車拐進連接工廠的主乾道時候,副市長鄔順雲也有些坐不住了。
一座麵積驚人的中轉倉庫出現在他的眼前,每個泊車位上,都有一台機械臂矗立,其中還有數十台機械臂,在將打包好的木箱,搬運到卡車上。
這是全自動裝卸貨機器人,鄔順雲出國考察時候,曾在達沃斯的工業革命概念展示會上,見過類似的產品。
隻是那種東西,操作起來慢吞吞,並且對工作環境要求很苛刻,恨不能放到無塵工作間裡去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