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天的疑惑,同樣是各家新聞媒體的疑惑。
搞新聞的這些人,絕對是社會上鼻子最靈敏的那一撥。但是直到巨獸重工,開始產品推廣時候,他們還滿頭的霧水,巨獸重工壓根就沒進行芯片研發工作呀。
這麼說吧,如果一塊在市場上經久不衰,彆家公司又很難模仿的芯片。
能被巨獸重工秘密的組織一個小團隊,花三五天功夫給破解,並根據原理推陳出新,弄出更好的產品出來。
那……
國外那些知名芯片企業,還是趁早轉行為妙。
其實不止他們疑惑,連葉青自己都在疑惑,當然他不是在疑惑芯片。
葉青在疑惑怪獸工廠的數據。
自從晉級到第五階段,巨獸重工的競爭對手,變成了華夏所有企業。巨獸重工在排行榜上的製造業指數,就陷入到一個緩速發展階段。
上次葉青記得巨獸重工,在華夏排名第四十三,指數一千萬這樣。
現在排名倒是沒變,可是製造業指數增加了三十多萬,距離第四十二名的首鋼集團,隻有不到五萬的製造業指數差距。
漲幅有些不正常,這幾天工廠並沒有增添設備,產品銷量也沒有太大變動。按葉青經驗,指數能漲十萬已經是運氣,沒想到直接上漲了三十多萬。
思來索去,隻有一種可能。
問題出在了那堆芯片上,庫存的這些生產成本不到一千五百萬的芯片,為巨獸重工帶來了原本需要三個億的設備投入。
擴大規模和生產力,是巨獸重工漲分的不二法寶。
經過大量的對比,葉青發現科技含量越高的產品,額外收獲的分數也就越多。
之前生產出的探索者機器人,葉青認為科技含量已經足夠高。可沒想,在分數的增長比例上,隻有這堆芯片的一半。
到了第五階段,再想靠著砸錢購買大量設備去衝分,已經變得非常難。
因為排行榜上前十的存在,哪一個規模不是大到讓人絕望?
隨便拿石化行業舉個例子,人家一個在港口修建的原油儲藏區,可能占地就要比龍溪灘工廠的規模大上好幾倍。而這樣的原油儲藏區,在華夏擁有好多個。
這還隻是產業鏈的一部分,那些加油站,成品油提煉工廠,萬噸巨輪,加起來已經是天文數字。
再比如前十名裡的華為科技,他們公開的財務報表,去年,一年營業總收入接近四千億,旗下分公司多到統計不過來,全球員工接近二十萬。
如果比規模,五十個巨獸重工也比不過人家。但華為在全球五百強的排名,去年是129名,前年才288名。
葉青想要快速的讓巨獸重工,在製造業排行榜上前進。
隻有從高科技入手,以無可匹敵的科技,碾壓那些靠規模取勝的龐然大物。
芯片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打壓競爭對手的同時,還能漲製造業分數。
同時也讓葉青,更加期待技術含量更高的手機定型後,憑借手機產品,一舉衝出華夏,與那些國外老牌工業巨頭們捉對廝殺。
這種將全世界製造業都碾在腳下的成就感,對有上進心的男人來說,簡直是致命誘惑。
那就先拿費森尤斯公司來開刀吧!
明天就是倒計時的最後一天,也是巨獸重工,正式對天野公司,和費森尤斯公司宣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