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臉了麼?
他們不這樣認為,因為這根本就是奇跡。發生了奇跡,他們怎麼可能會預料到呢。
那些定在馬路邊上的記者們,比普通人更快從震驚中掙紮出來。他們馬不停蹄地跑到這座奇跡建築旁,卻被一旁眾多的華夏工人們攔了下來。
“我們要采訪。”
“上帝,這是真的麼?”
“求求你們,讓我們進去參觀一下。”
“暫時還不能參觀。”站在更近的位置,親身體驗這座旗艦店從最初狀態,一點點變形成現在樣子的建築部經理吳曉帆,內心遠遠比這些記者們更激動。無比激動中,還摻雜著一份屬於華夏人和巨獸工業的自豪感。
“現在建築剛剛展開,我們還要進入內部,把它與地下三十二根螺旋樁基連接到一起,還要把我們的產品擺進去。”這幫記者們哀求的眼神,讓吳曉帆自豪大笑,“你們想參觀,隻能等第二天開業時。”
“請問請問~這座建築真的可以用來當旗艦店麼?這太不可思議,它原本隻有集裝箱大小。現在變成了三層龐大建築,那它的外牆會不會很薄。”有記者小心翼翼地追問,眼前這座建築從外觀看,竟給人一種鋼鐵般的堅固和難以撼動感。
但從科學認識上判斷,它的外牆必須非常薄,才可能從一件集裝箱大的體積,擴展成現在樣子。
萬一一陣風把它吹壞了……
“它確實很薄,但它遠比傳統建築堅固。”吳曉帆嗓音洪亮,“普通框架結構磚牆厚度,通常在二十四厘米。我們的新型材料厚度,隻有三毫米。”
“兩者厚度差距驚人,我們下意識會覺得後者更脆弱,一陣風就能把它吹的晃動,甚至一拳就能打穿它。”
“這些都是錯覺,事實上,我們的旗艦店采用最尖端生物纖維材料打印而成,材料內部鑲嵌特殊合金。它的抗風係數是周圍建築的兩倍,抗衝擊係數是二點三倍。我們打入地下的三十二根金屬樁基,會與旗艦店內部,像骨骼一樣的高硬質合金支撐框架相連。一根高硬質合金支撐結構的截麵直徑是一厘米,它的強度等於十三倍普通鋼鐵。”
一根橫截麵直徑為十三厘米的鋼柱能乾什麼?
如果把這種根鋼柱用做建築的框架支撐結構,它完全可以建起一座二十層高的標準住宅小區。
旗艦店內縱橫的高硬質合金框架結構,如果按根來算,一共七百三十三根。
當然,剛過易折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高硬質合金材料上。用一厘米截麵的它,是無法建造二十層住宅樓,並且讓住宅樓裡住上人的,高硬質合金會發生折斷。
因為它過於纖細,在韌性上無法與十三厘米直徑的鋼鐵媲美。
問題眼前這座旗艦店隻有三層,外牆全部采用生物纖維材料打印。整座建築隻有三十噸重,其中二十七噸自重都是金屬框架,內部纜線,和機械設備的重量。
旗艦店外牆那三層金白色金屬,也並不僅僅是裝飾,它同樣起到緊固的作用。
這幫記者們感覺在聽天書,電視機和網絡直播間前的內行觀眾們,則一個個高呼不可能。他們懊悔無及,悔之晚矣。就因為他們下意識認為這家華夏公司不可能完成這個計劃,才沒有親自前往現場,觀摩這個奇跡。
吳曉帆在和一幫記者們談笑風生,記者們不時爆出克製不住的驚訝。
剩下的華夏員工們,則昂首挺胸,表情無比自豪地帶著設備走進旗艦店內部。
旗艦店所有電網都集成在建築內部,下麵隻需要一些小施工,小裝修。再讓早已聯絡好的供貨商把展示櫃運進來,他們就能鋪貨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