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上一代材料的密度更大,也更重。
用手捏起來,就像捏自己結實的弘二頭肌。
據說通電加熱後,它會變得很柔軟。葉青手頭沒有熱神經元,也不好測試。
翌日。
精巧大師們借助工業顯微鏡,純手工製備出一根長五厘米的熱神經元。
這條熱神經元上,排列了十個熱單元。有了熱單元,材料大師那邊就利用工業版液態打印機,打印出一根五厘米長的特殊結構管體。接著把熱神經元加工進特殊管體內,一根完整的運動纖維就製作完成。
然後……
葉青、電晶、精巧大師,和材料大師們,就在試驗車間裡,眼巴巴盯著這根五厘米長的玩意。
它的顏色偏暗紅,罩在一個玻璃罩中,不僅連通了熱神經元,還有驅動神經元工作的控製芯片。
透過運動捕捉軟件,這根五厘米長的運動纖維,可以跟著葉青手指做出完全同步的動作。
葉青勾一勾手指頭,它也跟著蜷曲起來勾一勾。葉青搖了搖手指,它也會搖一搖。
“老板,你說它除了能取代我的下一代守望者機器人運動結構外,還能乾什麼?”電晶動了動半透明耳朵,異想天開道:“或者我們用來掏耳朵?”
葉青笑著搖頭,“你覺得通過累加纖維,讓它變得更大後,像什麼,又能乾什麼?”
“老板,我能說粗話嘛?”
“能的話,我覺得它像一根……”
“你夠了。”葉青瞪了這家夥一眼,這家夥一定是故意的。
然後葉青豎起了拇指和食指,對著運動捕捉模塊做捏東西的動作。
玻璃罩中的運動纖維,也自然跟著一起動作,隻是孤零零一根的它,動作隻能做一半。
“你看,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兩指捏田螺動作。在工業領域中,以目前技術,最少也要上百個機械零件,才能似是而非地模擬出來。”
葉青一邊溫柔地望著玻璃罩,一邊感慨道:“你應該看到,這是最偉大的技術變革。”
“人類為了模擬出這個動作,努力幾十年也沒有成功。”
“機械卡頓感無法解決,笨重的伺服電機取消不掉,機械磨損解決不了。”
“就拿你之前花費大量心血的守望者機器人係列來說,你不覺得,光是在工業領域中的應用,仿生電機就有多種可能?”
“那民用呢?”電晶又動了動耳朵。
“民用有無限可能。”葉青笑容中滿是自信,“很快,你就能看到第一件民用產品。”
……
兩天後,精巧大師們製造了一台實驗型的微電磁波貼片設備。
一條牙簽粗細的熱神經元上,每間隔五毫米就要集成一個微型電磁波生成器。想要做到這點,采用傳統機械加工方法當然不可能,隻能製造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那種思路。
把一個微型電磁波發生器拆解成多道工序,例如一個芝麻大小的磁發生線圈、一個扼流圈、一個電容,一個軟性線路板等等。
再把這些東西,用類似製造複眼攝像頭那樣的設備,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貼在熱神經元上。
這台試驗性設備很成功。
到了隔天,精巧大師已經製備出了數百根,標準運動纖維。
這些東西,讓葉青有了一個好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