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各大新聞網和電視媒體上,出現了兩種自相矛盾的新聞導報。
這幫無孔不入的記者們,先前不知怎麼從哪個環節打探到了安雅縣政府那邊的消息。
當時安雅縣正火急火燎的跟專家們在溝通救援方案,結果安雅縣那邊竭力想保密的,那條“大學生明天就會耗空山洞內氧氣”的消息,被記者們捅了出去。
這可是大新聞。
救援隊花了五天時間都沒找到那幫失蹤大學生,最後巨獸工業來了。
他們隻花了不到一小時時間,為救援贏得了海量比黃金還貴重的時間。
結果這幫專家研究來研究去,最後研究出個需要兩到三天,鑽孔輸送空氣和流質食物的搞笑方案。
問題再過一天,山洞裡的空氣就會被學生們消耗到警戒線以下。
第二天天亮時,學生們保守估計也會減員一半。
記者們獲知這條消息,就立刻趕稿把消息捅到了網上。
消息一出,本來還沉浸在巨獸工業極速找到這幫大學生喜悅當中的民眾們,頓時有種被人掰開胸膛,往裡麵狠狠澆了一盆冰水的感覺。
安雅地質景區救援指揮中心裡,就有巨獸工業探測到的山洞地形圖,和被困地點的詳細介紹。
記者們也把這些資料發到了新聞上。
民眾們在憤怒指責專家無能的同時,也一個個化身成工程師幫忙出謀劃策。
有人說派潛水員下去,用炸藥爆破洞口。
有人說利用大型抽水泵,把湖泊水排空掉,然後下去救援。
還有人建議把灌入湖泊的幾條小瀑布給堵上。
無論微博還是論壇,一定是討論如何展開救援的話題最多。普通民眾們急的火急火燎,恨不能飛到川省代替那幫專家。
但那些資深戶外探險家,救援誌願者,或是職業和施工工程類有關的民眾們,卻一個個緘口不言。
他們沒辦法說,說了隻會被民眾們加以指責,認為和那幫專家穿一條褲子。
最終有位牛人站了出來。
他叫魏如,是藍箭公益救援隊的隊長。
藍箭公益救援隊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民間救援誌願團隊,隊內成員數量雖然不多,但他們確是國內專業水平最高的一隻民間救援隊伍。
山野救援、城市救援、水域救援、自然災害救援,安全生產事故救援。
自從一零年這隻隊伍成立以來,他們參與了國內所有大型災害的無償救援行動。
隊長魏如在微博裡,一針見血地,指出幾個由民眾們商討出呼聲最高的幾個方案致命缺陷,和枉顧事實的想當然。
隨後他列舉了國際上發生過的幾起類似救援案例,以及救援過程中要麵臨的種種技術困難。
那些案例平均救援時間是一星期。
安雅景區預計打通生命線的時間是兩到三天,這已經是所有參與救援的人們,能做到最努力的極限。
藍箭公益救援隊隊長的這番話,被轉載到論壇上後,民眾們討論的聲音頓時變弱了。
在嚴酷的事實麵前,他們內心充滿了深深的無力感。
……
然後沒過去多久,騰訊新聞突然在全渠道新聞推廣欄裡,推廣一條極為荒誕的頭條新聞。
——獨家追擊救援全過程,第一名被困大學生已經成功救出!
“……”
“hat?”
心情跌落到冰點的民眾們,被新聞標題上的內容徹底弄懵了。
在這一秒,不知道有多少人點開了新聞。
重大新聞:
繼巨獸工業從淩晨四點三十出發搜索大學生下落後,我們記者就一直跟隨巨獸工業腳步,記錄下了從他們發現大學生被困地點,到營救出第一名大學生的全過程。
本次救援行動中,巨獸工業得知救援專家們全力以赴,也要兩到三天,才能打通一條可以輸送氧氣和食物的生命線後,他們當即做出接手後續救援工作的決定。
這是一場奇跡。
這是由巨獸工業科技力量,帶來的救援奇跡。
下麵,就讓我們走進這場驚心動魄的救援當中,一起領略巨獸工業的科技力量。
沒有哪家媒體,比騰訊新聞還會標題黨。
通篇導報裡洋洋灑灑一大堆,卻絲毫不提巨獸工業如何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