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不能也借助這種技術思路?”
“重介質選礦?”葉青聞言搖了搖頭。
俄國那座超級鑽礦他當然知道,那座位於西伯利亞的超級鑽礦,據說儲藏了遠超目前全球已知鑽礦的所有儲量之和。
那座鑽礦由來,是由幾千萬麵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麵,從而在一瞬間爆發恐怖的壓力和高溫,將地麵物質碳化成了滿地鑽石的神奇巧合。
可惜這些並不是大自然中正常凝結成的鑽石,它的主要成分由朗斯代爾石構成,並摻雜了石墨和金剛石成分。
它不是純淨的,更不是透明無暇的,與人工合成鑽石原理相似。隻能用於工業加工,連成為珠寶的可能都沒有。
不然俄國哪有閒心去維護鑽石市場的行業穩定,早把這些鑽石國際珠寶鑽石市場掙大錢去。
至於重介質選礦,這種利用含鑽原礦的密度,與普通岩石密度不同原理。然後專門配比出相同密度的懸浮液,把原礦放入懸浮液中,讓密度更大的含鑽原礦,緩緩沉底的技術,用在俄國那座超級鑽礦裡倒是合適。
但用在這邊,至少是葉青下午去考察過的那座鑽礦,並不合適。
那座超級鑽礦是隕石撞擊產生,它的原礦密度和鑽石分布都高度統一,懸浮液能有效分離含鑽原礦。
可尼加亞這裡的含鑽原礦分布沒有絲毫規律可尋,那些不含鑽的原礦,也可能含有其它密度較大的礦物,用重介質選礦技術。選出的那些可憐鑽石,還不夠配置懸浮液的成本。
把原理說給譚靖皓之後,譚靖皓一時也沒了主意。
國際上采用的鑽石開采技術數來數去就那三種,並且這三種進行到最後,都繞不開人工挑選這一步驟。
看見譚靖皓在那兒一副想幫自己分擔,卻又無能為力的焦急模樣,葉青有些好笑道說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
關於最後一步如何從原礦中精準選出鑽石,現在已經有了初步的方案設想。隻等考察完三座鑽礦,就能根據這些鑽礦的特點,製定更詳細的解決方案。
譚靖皓好奇詢問什麼方案設想。
葉青輕輕說了兩個字,“硬度”。
……
翌日清早,葉青在莫普將軍下考察第二座鑽礦。
這座鑽礦位於尼加亞唯一的那座現代化港口——哈克特港不遠處。
此處鑽礦原先屬於哈克特港的主人博格斯將軍,現在博格斯成了莫普將軍手下的一員大將,鑽礦歸屬權問題當然不複雜。
鑽礦位於一座巨大的湖泊當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片奇特的鑽礦礦脈。
據莫普將軍介紹,這片鑽礦最早被發現於五十年前。那時候當地人經常在這片湖泊中捕魚,結果有幸運的漁民一網下去,撈上來了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
石頭本身當然不會發光,它能發光,是因為表麵粘了十幾顆大小不一的鑽石。
最大一顆有鴿蛋大小,最小的隻有米粒大。
後來陸陸續續又有當地漁民在水裡摸到鑲著鑽石的石頭,最終引來了這片土地的掌權者注意。
這片湖泊麵積是森林那邊鑽礦的三倍大小,湖泊水很淺,隻有兩米深。
工人開采鑽石,都是用人力在湖泊裡建築出一圈圍壩,再把壩裡的湖水抽空,然後在淤泥裡摸石頭。
鑽石不一定都鑲在石頭上,也有一些就混雜在淤泥中,需要大量工人一點一點去擠淤泥。
這片湖泊鑽礦產量不小,但原鑽的品質通常隻有極少極少部分能達到S1級。
采集完這座鑽礦的樣本,車隊又前往第三處鑽礦。
那處鑽礦位於西境最邊緣,距離塔加納國隻有一步之遙。
它是三處鑽礦裡規模最大的一座,同時產出的原鑽品質,隻比第一座稍差一些。所以理論上,等大規模機械化開采時,這座鑽礦將會是收獲最多的那個。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