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
當初守望者機器人,並不具備劍齒虎一樣自主智能殲滅敵人能力。
而是需要遊隼號噴氣飛機盤旋在頭頂,電晶通過仿生無人機進行信號中轉遙控。
但這個信號遙控並不是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當初的守望者機器人已經具備初步的自主能力。例如在下達前往目的地信號後,它就能根據周圍環境自動匹配路線,並在遭遇人類時及時做出偽裝。
這個偽裝當然也包括偽裝成人類,披著披風把自己包裹嚴嚴實實的機器人,認真走起路來,幾乎和人類沒有區彆。
電晶調整完參數,測試繼續進行。
光幕內的時間流逝也在這一刻倒流,回溯到了機器人拿起奶瓶,準備往奶瓶裡注水的那一刻。
注水,打開奶粉盒,倒入奶粉,攪拌……
這會兒攪拌速度正常了,機器人和人類一樣慢悠悠攪拌完奶粉,又用手上溫度傳感器試了試水溫。
36度。
和醫療機構分享的育兒資料上的推薦溫度吻合。
似乎是聞見了奶香,搖籃裡的小寶寶,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張開肉嘟嘟的白嫩小手。
機器人把奶瓶放到木桌上,兩隻手穿過小寶寶的胳膊,把它輕盈地舉在懷中。
有遍布全身的各類傳感器存在,機器人並不會出現正常人擔憂的用力過猛傷到小寶寶。
它的動作也和醫療機構分享的育兒教程一模一樣。
但是把小寶寶抱在懷中不到幾秒,小寶寶就嗚哇一聲哭了出來,即使機器人另一隻手已經把奶瓶送到了小寶寶嘴邊,她還是嗚哇地哭。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葉青頓時有些心疼地解除光幕,從機器人手裡搶過小寶寶。
安撫小寶寶這種事,大部分人都無師自通。葉青哄了片刻,小寶寶很快指住哭聲。
電晶直接從測試日誌裡,調取小寶寶哭了的原因。
測試日誌記錄了小寶寶和機器人互動的全過程,詳細到機器人從觸碰到小寶寶那一霎,所產生的一係列反應。
從壓觸感,到小寶寶肌膚被輕輕壓觸,到皮膚被壓觸,傳遞到皮膚深層,傳遞到神經的所有生理變化記錄。
日誌顯示:
&n/s(托起速度適中)。
抬起力度為74.8n(抬起力度合適)。
手掌與皮膚接觸麵積61.3%(接觸麵積合適)。
手掌表麵溫度36°,寶寶皮膚表麵溫度36.3度(溫差接近)。
手掌表麵硬度65HRS,寶寶皮膚硬度0.08HS(兩者硬度懸殊劇烈)。
詳細不適記錄——寶寶皮膚受到極高的硬度施壓,造成皮膚表麵刺痛,神經傳遞反應信號……
寶寶是被機器人雙手給膈的。
“機器人和小寶寶這麼明顯的硬度差,你之前為什麼沒想到?”葉青把寶寶放回搖籃裡後,對電晶發問道。
電晶心想我是怪獸啊,能想到溫度差已經不錯了,哪裡會在意這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人類生理細節?
想是這樣想,電晶還是不敢反駁的,再說這些準備工作也是它在做,推卸不掉。
那就立刻改進。
模擬測試不就是為了找出問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