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名人]獨辟蹊徑範世逵_資料存放處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資料存放處 > [晉商名人]獨辟蹊徑範世逵

[晉商名人]獨辟蹊徑範世逵(1 / 1)

明代山西蒲州(今永濟)的範世逵一家,是世以農商為業的蒲州富戶。

範世逵,字希哲,彆號東山,生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卒於嘉靖三十六年(1557)。其曾祖父範斌、祖父範清、父親範鸞,都是以農商為業。世逵少年時即走四方經商,他為人精敏乾練,倜儻有大誌,經商不喜切切計刀錐之利,隻願做大買賣。

明代,鹽的運銷實行開中製。所謂開中,就是政府控製鹽的生產和鹽的專賣權,根據邊防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出榜召商,應招商人必須把政府需要的實物輸送到邊防衛所,才能取得販鹽的專利執照(鹽引),然後憑引到指定的鹽場支鹽,並在指定的行鹽地區內銷售。當時,銷量最多的是兩淮鹽。凡兩淮鹽商,需輸納實物(糧食等)到甘肅、寧夏等邊防衛所,然後領取鹽引,憑引在兩淮鹽場支鹽。大體一引可兌鹽200斤。但是,由於官僚顯貴、勢豪奸紳上下勾結,勢豪占中,一般鹽商持引不能在鹽場及時支到鹽,有時要等數年或數十年。加之,輸納實物到邊防衛所有時會遇到戰事,還要向各級官僚饋贈賄賂,使兩淮鹽商的利益大受影響,以致虧賠不支,被迫退出鹽商界。但是,範世逵分析了整個鹽業界的形勢後,卻認為輸糧換引“奇貨可居”。他親赴關隴(函穀關以西、隴山以東一帶),至皋蘭(今蘭州),往來張掖、酒泉、姑臧(今甘肅武威)等地,了解地理交通。此後,便在這一帶專門經營糧、草,或囤積,或出手,或購進,或銷售,生意做得很活,數年內大獲其利。他做生意數額都很大,卻一直奉公守法。所以,河西都禦史和邊防將校,都願與他交往,對他甚為禮敬。

範世逵經商致富後,家業大興,有良田數百畝,積蓄銀兩數以萬計。但是世逵性雅素,穿的衣服、用的東西、乘的車馬都不奢華。他為人好義,常救人之急。陝西三原人陳海犯法坐監,世逵憐他遠離家鄉,出資贖他出獄。後來,陳海又偷竊世逵的許多銀兩逃走了。人們都譴責陳海,說他是個小人。世逵說:“此人我待之有恩,偶而財迷心竅,待他醒悟後,還會回來‘完壁歸趙’的。”不久,果然如世逵所言,眾人皆佩服世逵識人。

範世逵經商能人棄我取,獨辟蹊徑,與人相處,又能知人,可謂有膽有識,這大概就是他經商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

摘自《晉商興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張正明著,1995


最新小说: 異種入侵,開局覺醒SSS級天賦 龍神印 皇叔不經撩 醫道官途,從省保健局崛起! 和豪門導演假戲真做了[重生] 都快成仙了才拉我進穿越萌新群? 一往情深,傅少的心尖愛妻 一周一天賦:我成了吸血鬼狼人串! 守界人之四方山 鬥羅:超A天狐竟是千道流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