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牛魂節_資料存放處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資料存放處 > 壯族牛魂節

壯族牛魂節(1 / 1)

岑賢安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壯族傳統的牛魂節,壯語叫“哽坤懷”(genkunwai。這個節日的中心內容,是舉行祭祀活動,敬拜耕牛,為牛蓄魂。牛魂節是壯族一個共同的稻作節日。在節日到來之時,各地壯族村寨都要舉行祀拜耕牛、為牛蓄魂的活動。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鎮一帶壯族的牛魂節;具有典型性。因此,我們對該鄉平寒屯的牛魂節活動進行了考察。

一、牛魂節的來曆和演變

壯族人認為四月初入是牛王誕日。傳說牛原來不是凡間的一般牲口,而是天上的神物。四月初八,牛王誕生於天上,所以這天是牛王的生日。在遠古時期,陸地上沒有草木,岩石裸露,黃土遍地,塵沙彌漫,人類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牛魔王看到這種情景,心裡很同情,便派遣牛王下到人間,為人類播種古章,改善人類的生活環境。牛王奉命來到人間之後;開始播種百章。原來牛魔王指示它每三步撒一把草種,但牛王記錯了,竟變成每一步撒三把草種。由於撒種過多過密,使得滿山遍野雜草叢生,連人類耕種的田地也長滿雜草,禾苗受到損害。由於牛王錯誤地執行牛魔王的指令,沒有給人間帶來好處,牛魔王便罰它留在人間吃草,並替人類出力耕田耕地。這樣,人間才有了吃草耕地的牛。牛老老實實地出力幫人耕田耕地,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人們便在每年四月初八給牛過節。牛魔王也沒有忘記留在人間的牛,每年四月初八,便從天上下到凡間來保佑牛,使它不瘟死。於是,人間有了牛魂節。

四月初八是根據民間傳說的牛王生日而形成的節日。但實際上,由於各地農事季節的差彆、曆史的發展以及受到漢族乾支紀年法的影響,各地過牛魂節的日子和方式稍有差異。時間上,壯族采用漢族乾支紀年法之後,便選擇醜日過牛魂節,因為按照乾支和十二生肖概念,醜代表牛,醜日屬於牛日,在這一天為牛舉行祭祀活動最好。如果四月初八不是醜日,那麼就在其前或其後離四月初八最近的醜日過節。牛魂節又叫脫扼節,是給牛休息的,所以要在春耕大忙之後過節。有的地方農事季節不同;便不在四月初八過節,而是稍後才過節,例如廣西南部的大新縣、龍州縣要到六月初六才過牛魂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壯族地區推廣種植雙季稻,這樣一年就有兩次耕種大忙,許多地方將牛魂節分為兩個階段來過,四月初八早稻播秧完畢之後,舉行一次儀式,到六月初六晚造插秧完畢之後,又舉行一次活動。巴馬一帶壯族農村就是以這種方式過牛魂節的。

二、平寒屯牛魂節的祭祀活動

平寒屯是一個壯族村屯,位於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北部山區,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盤陽河從村前左邊流過。全屯有62戶,340多人口,有水田14寧畝,旱地90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玉米等旱地作物。這裡的水稻種植為一年兩造,所以其牛魂節的祀慶.活動也相應地分兩個階段進行:四月播完早稻秧後舉行安欄活動,六月播完晚稻種後舉行蓄魂活動。

 一安欄儀式

安欄儀式於農曆四月初五日舉行。所請安欄,就是通過舉行儀式,祈請龍神保佑牛欄。安欄儀式有重點安欄和一般安欄兩類。重點安欄由道公班甲到家裡的牛欄舉行安欄儀式,儀式隆重完整。一般安欄由各個農戶按一般儀式自己舉行,儀式比較簡單。重點安欄戶的確定,按照該農戶的要求、經濟條件以及道公的選擇綜合考慮。這一年平寒屯的更點安欄戶是黃卜深家。

在安欄日之前,各個農戶都要做安欄準備。家家戶戶采買香柱、紅紙、豬頭、米酒,殺雞,蒸糯米飯。重點安欄戶要準備得更多一些,必須有兩隻雞,一隻熟的,一隻活的,還要提供給道公班設壇祭祀需要的各種物品,例如布匹、彩紙等。道公班安欄儀式

 1開壇。道公班在黃l深家舉行的安欄儀式,於上午九時半開始,稱為“開壇”。祭壇設在牛欄中央,擺上一張方形的矮桌,桌後安下神位,桌上靠神位處置三隻香爐,香爐前擺三杯酒,桌麵中間位置擺一隻熟供雞,桌下靠前方放一隻米籮,籮邊放一隻裝有活雞的雞籠。牛欄神位的橫額寫著“欄底神位”四字,其下書“雨安雨龍雨護雨宅”四字符記,旁書對聯,右聯為“擊鼓三略先師赴位”,左聯為“鳴鑼一響群真降臨”。神位中央的小神牌上,書列當地曆代道公真人名字,旁書對聯“前傳後教,古往今來”。在牛欄門框上,貼著用紅紙書寫的對聯:“安欄房牛兒頭頭健壯,接畜魂豬仔個個長膘”,橫額為“六畜興旺”。祭壇設好後,道公班依時開壇。道公首領身穿黃色道袍,帶領道公們誦唱《安宅謝土經》,邀請眾神下凡,保佑牲畜,並招牛魂回欄,接受諸神保佑。《安宅謝土經》唱道:信仕下拜上香,元始安鎮天尊;萬物消除厲,三神降吉祥。步噓聲永沏,經訁永動無章。辟邪佑安宅,後土長無恙。

在道公開大後,家人即帶供品前往社神廟供祭社神,向社神報告今日舉行安欄法事,祈請社神保佑全家平安。

 2招龍。上午十時半,道公首領率道公班前往河邊進行“招龍”儀式,邀接龍神到牛欄保佑耕牛及其他牲畜。道公首領手持一件引龍幅,上端畫有“理”字符記,並書“誌心奉請接召五方五帝五海龍神”;左右書“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對聯;在河邊擺上龍模形、紙錢及豬頭肉、米‘飯、酒等供品?。道公班邊敲鑼鼓鈸邊唱誦《召龍經》:龍在天宮,召龍則到。龍在地府,召龍則來。龍在海中,或在海藏,或居泉源,。或在雷庭,或在山嶺,或居家宅,安鎮池塘。青帝龍王,甲乙化身。赤帝龍王,丙丁化身。白市龍王,庚辛化身。黑帝龍王,壬癸化身。黃帝龍王,戊已化身。聞今召龍,速降來臨,守宅安康。在唱誦經文時,’道公首領不時地向河裡水麵搖幡招請龍神;儀式進行約半小時,道公燒紙錢,然後引龍神返回牛欄。由數值婦女拉開一匹長十餘米的深藍色布;雙手將布舉過頭頂,形成一條河道。道公將龍的模型搭在布的尾部,由道公首領引路,引導龍神回到牛欄。在進入牛欄門之前停下來,道公首領和道公們一呼一應地喊:東方青龍來不來?來啦!南方赤龍來不來?來啦!西方白龍來不來?來啦!北央黑龍來不來?來啦!中央黃龍來不來?來啦!呼畢進入牛欄,將龍模型置於祭壇上。由道公班進行安龍儀式。

 3安龍。各方龍神到達牛欄祭壇後,道公班便舉行安龍儀式,祈請龍神安留在牛欄,保佑耕牛和其他牲畜健壯平安,繁衍興旺。這時道公唱《龍王到壇經》:手持引龍幡,提龍到法壇。躬身朝上聖,執手禮天願。龍王誌心禮朝。奉請東方青帝龍神,龍神來守宅東方。願望慈悲重保佑,懇祈宅內永無殃。奉請南方赤帝龍神,龍神來守宅南方。保佑宅中無破敗,敢祈福壽保延長。奉諸北方黑帝龍神,龍神來鎮宅北方。願礦癸方來進旺,祈土地守宅北中。奉請中央黃帝龍神,龍神來鎮宅中央。水鎮宅前十萬載,子孫昌盛久禎樣。

 4采平廟。安龍完畢,道公班率眾徒弟進行欄外儀式。出到牛欄門口,先舉行采平廟儀式。這時,道公班副首領也穿上黃道袍,另兩位道公穿花道袍。道公班首領手持引龍幡,其餘道公分彆手持彩色三角紙旗,分兩隊對列於門口,唱《采平廟詞》;

東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安衛欄中。采平廟,請。惟獻進欄房,消災延福壽。

南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安衛欄中。采平廟,請。惟獻進欄房,消災延福壽。

西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安衛欄中。采平廟,請。惟獻進欄房,消災延福壽。

北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安衛欄中。采平廟,請。惟獻進欄房,消災延福壽。

中央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安衛欄中。采平廟,請。惟獻進欄房,消災延福壽。

唱畢,兩列人彼此交換位置兩次,恢複原位。接著走向操場舉行外朝。

 5外朝;外朝儀式在操場進行。操場中央,用木支架架起一麵銅鼓,’有一名銅鼓手按規定的節奏擊鼓。道公班首領率道公們環繞銅鼓踏銅鼓節奏行進,邊行進邊唱《拜五方詞》,唱完後跳外朝舞。舞蹈線路是前行向右繞一人,回走又後繞一人,依次邊繞行邊前進。這時,鑼鼓齊鳴,氣氛熱烈。舞畢,走回牛欄進行三獻儀式。

 6三獻。三獻就是向諸神進獻犧牲供品,請諸神享用。在儀式過程中,敬獻三次,故稱三獻。三獻儀式在牛欄祭壇進行。道公班一邊唱《三獻設醮經》,一邊向諸神敬獻酒看:玉聲磬聞動,金爐香氣濃。蠻輿禮聖駕,聖駕出瑤宮。異果排位座,真仙滿座宮。寶爐焚一柱,納此奉筵中。伏願五位龍神,諸方神煞,納此謝禱之禮;賜福庇佑之恩;仰望神煞,垂憐憫念。再拜誠心,酒陳三獻。聖造照然,默遂感通之德,人心有禱;聖垂照鑒之功,以筵迎土府列聖,光降道場,獻陳三獻,諷吟寶號,悉已雲周。

三獻畢,然後收魂送聖,送諳神回官,並將龍模型捆紮在牛欄主柱橫梁上,燒化紙錢。至此,整個安欄儀式結束

 二一般安欄儀式

除了由道公舉行安欄儀式的黃卜深家之外,其他農戶則由自己按照傳統的儀式進行安欄。這種群眾性的安欄儀式比較簡單,主要過程是:

1.準備。節日前夕,各家各戶準備糯米10斤、豬肉(最好是豬頭肉2―3斤、酒3一l0斤、紅紙l張、紅花l朵、香柱適量,並準備染五色糯米飯用的植物顏料。

2.拜牛欄。,節日早晨,各農戶便開始打掃牛欄,在牛欄門口貼上讚頌耕牛功德、祈祝六畜興旺的對聯,在牛欄內的柱子、欄杆上貼上小塊紅紙,表示吉利。蒸好五色糯米飯、殺好雞、煮好豬肉後,盛裝於碗碟,斟上酒、果等供品,用簸箕放好,端到牛欄祭拜牛神,在牛欄門口兩邊、牛欄主柱及擺放簸箕供品的前麵點上香。擺好後,口中喃吆“布牛王來吧,來吃我家供拜你的酒肉飯菜,祈你永遠保佑我家耕牛健壯,六畜興旺,年年豐收”之類的禱詞,並給耕牛喂一口糯米飯和一塊豬肉。祭拜的時間大約l5分鐘;祭畢,全家才吃早飯。

3.洗牛。吃完早飯,大約上午ll時,各農戶派人將耕牛牽到河邊,梳洗耕牛,無論是水牛還是黃牛,都把它梳洗乾淨。梳洗好後,將牛栓在河邊小樹上,長老們一麵給每一頭牛戴上紅花,一麵評說哪一隻牛長得肥壯,哪一家耕牛喂養得好,姑娘們在一旁唱《牛歌》,?歌詞和曲調都是當地的傳統山歌,讚頌牛耕作的辛勞與貢獻。全村人群集河邊,道公在河邊念經,招引龍神回欄,人們替牛梳洗,為牛戴上紅花,姑娘引吭歌唱,祝頌耕牛,節日氣氛熱烈,表現了壯族人對耕牛的愛惜。

4.回欄。梳洗耕牛完畢,人們牽牛回家,放人牛欄,給牛喂上好草好料,讓牛飽吃終日。接著,前去觀看道公舉行安欄儀式,直至結束,才各自回家。當天傍晚,先給家中神台和牛欄上香,給耕牛吃白米粥和草料,全家人才圍桌吃牛節餐。至此,四月初八牛魂節活動結束。

三、蓄魂

壯族民間傳說牛有三魂,一魂在首,一魂在身,一魂在腳。牛魂也像人的靈魂一樣,在受到嚇唬;打罵甚至勞累的時候,也會離開身體失落。牛天天在野外吃草,經常受人役用,勞動非常勞累;加上經常遭受鞭打,所以它的靈魂也會失落。由於平時遇到這種情況,不可能經常始牛招魂蓄魂。因此,在牛魂節時,一定要替牛舉行蓄魂儀式。蓄魂儀式實際上是安欄儀式的繼續,四月初八舉行安欄儀式,。六月初又舉行蓄魂儀式,一年中的牛魂節才算完整地結束。

田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鎮平寒屯的蓄牛魂儀式,是在農曆六月初舉行的。具體日期不固定,一般是在插完晚造秧後,選擇;個醜日舉行。過去種田實行單季稻製,則是在插完中稻後,在護理禾苗期間,選擇一個醜日舉行。

蓄魂儀式的過程和內容如下:

 一準備;節日之前,全屯按人口平均攤派集資,購買一頭肉豬,作節日祭拜社神之用。各戶按人口計算捐資。各家各戶準備糯米、雞、豬肉、酒、香等貨物;還要采回四隻牛奶果,作拜神台和牛欄用。

 二拜牛欄。節白那天早晨,煮熟牛角棕,煮好雞、豬肉等,用牛角粽、牛奶果、雞、豬肉及酒祭拜祖宗神和牛欄,然後又去祭拜社廟。村中派人殺集資購來的豬,祭拜社神。當各家各戶去拜社廟的時候,負責人切四兩至一斤豬肉,讓各戶主拿回家中。這份豬肉當天不能煮吃,要生放到第二天才能煮熟。豬肉分發各戶之後,留卞豬頭;內臟、骨頭等,在社廟前煮熟,進行會餐;每家農戶派一個人參加會餐:叫吃蓄牛魂餐。參加的人入席坐定,由主持人發令,大家齊聲誦吟“青十全,青封行”之語,預祝莊稼獲得豐收。在拜祭社神的時候,亦請道公前來哺酞,祈神保佑。

 三朝光。次日上午,各戶將從社廟拿回的豬肉煮熟,舉行朝光儀式。做法是,在屋子前門坎內正中處擺一張桌子;桌子上倒放一隻長橙,四腳朝天,擺上熟雞、豬肉、酒、糯飯、紙錢,點上香,並將昨天從田中取回的黃禾苗放在桌子上,祭拜天神,招回失去的牛魂。祭供十分鐘左右,家主站在桌後念“青十全,青封行”之禱詞,將黃禾苗丟下牛欄去,收拾桌子上的祭品,回到屋中祭拜祖宗神。朝光時,禁止女人從前門進出,女人要進出房屋隻能走後門。

在一些壯族地區,特彆是南壯地區,牛魂節那天可以放牧耕牛,但不能鞭打和役使,以免驚走牛魂。那天,對放牧人也給予優待,特彆送給他半隻熟雞。放牧人帶上這半隻熟雞,以及糯米飯、酒、青菜等食品,將牛群送到牧場吃草後,便聚集在一起進行野餐,叫吃牛魂餐;在家裡,還要剪下一小腸牛尾巴毛,用紅紙卷紮好,“夾在竹什上,插在祖宗神台邊的一個香爐上供祭,每逢節日吉慶,和祖宗神一樣受到家人上香供拜。

牛魂節體現了作為稻作民族的壯族的愛牛敬牛思想觀念。由於進入農耕社會以來,人們是依靠牛力耕種謀食的,牛在人類生產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受到人們的尊敬和崇拜。人們以替牛安欄、敬蓄牛魂的儀式和活動,表達出自己尊敬和崇拜耕牛的心理。

注釋:

道公班,即由數位道公組成的進行進教法事活動的班子,一般出3至12人組成,有一位首領,一位副首領,其餘為一般徒弟。平寨屯牛魂節安欄道公班有8人,一位首領,一位副首領,6位徒弟。道早主要有2件黃袍,2件花袍,1隻小鼓,1麵鑼,2副鈸(一公一母,令一塊,星槁一副,道教原是漢族的宗教,傳入壯族地區後,與壯族麽教相結合,成為壯族的道教,其教義多以壯族麽教為內容。

摘自《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最新小说: 惹上首席總裁2 雲隙微光遇見貓 神秘首席甜寵妻 星遊記之我要飛 傲世狂徒 背包女強人 我在末世造小家 體重兌換係統:胖子逆襲計劃 問天劫 淵天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