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明珠—樓蘭篇_資料存放處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資料存放處 > 西域明珠—樓蘭篇

西域明珠—樓蘭篇(1 / 1)

樓蘭國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但它的立國與消亡,卻始終是個迷。這個迷已經被埋入戈壁黃沙之中,人們隻是依據漢代的曆史知道其存在。

樓蘭王國最早的發現者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荒原,在穿越一處沙漠時才發現他們的鐵鏟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隻得讓他的助手回去尋找。助手很快找回鐵鏟甚至還揀回幾件木雕殘片。赫定見到殘片異常激動,決定發掘這廢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一座佛塔和三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一封(亻去)盧文書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台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至此,樓蘭古城始見天日。

樓蘭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與敦煌鄰接,位於今天中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西南距若羌縣城220公裡,東距羅布泊西岸28公裡。公元前後與漢朝關係密切。古代樓蘭的記載以《漢書?西域傳》、法顯還有玄奘的記錄為基礎。《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扡泥城,去陽關千六百裡,去長安六千一百裡。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法顯謂:“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極其簡單的記述:“從此東北行千餘裡,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

樓蘭原是一個隨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通過發現的樓蘭古墓及羅布泊地區發現的大量細石器表明樓蘭人本為遊牧人,絲綢之路開通後,域外文明尤其是漢文明傳入樓蘭才加速了樓蘭人發展城市文明。

漢代的樓蘭國,有時成為匈奴的耳目,有時歸附於漢,玩弄著兩麵派的政策,介於漢和匈奴兩大勢力之間,巧妙地維持著其政治生命。如前所述,樓蘭地處漢與西域諸國交通要衝,漢不能越過這一地區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樓蘭的力量也不能威脅漢王朝,漢和匈奴對樓蘭都儘力實行懷柔政策。

漢武帝派博望侯張騫出使大月氏,締結攻守同盟失敗。此後派遣大軍討伐遠方的大宛國,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諸國。這些使者通過樓蘭的時候,樓蘭由於不堪沉重的負擔,以至殺戳使者。漢武帝終於派兵討伐樓蘭,結果作為降服的證據樓蘭王子被送至漢王朝作人質。樓蘭同時也向匈奴送去一個王子,表示在匈奴、漢之間嚴守中立。此後,漢遠征軍攻打匈奴一個屬國時,樓蘭王通匈奴,在國內屯駐匈奴的伏兵,激怒了漢朝廷。漢武帝再次派兵討伐樓蘭,直逼首府扡泥城,樓蘭王大恐,立刻打開城門謝罪,武帝要其監視匈奴的動靜。公元前92年樓蘭王死去,招在漢朝作人質的王子回去繼位,王子非常悲痛,不願輕易回國,由其弟繼承了王位。新王時間不長死去,匈奴趁這個機會以昔日在自己國家作人質的前國王的長子繼承了王位,漢武帝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迅速派使者前往勸誘新立國王至漢朝廷,欲扣作人質,未能成功。此後二三年間,漢與匈奴沒有發生重大事件,表麵上非常安定。

樓蘭國境接近玉門關,漢使者經常通過這個關門前往西域諸國,要經過樓蘭境內名為白龍堆的沙漠,沙漠中經常有風,將流沙卷入空中形狀如龍,迷失行人,漢朝不斷命令樓蘭王國提供向導和飲用水,因漢使屢次虐待向導,樓蘭拒絕服從其命令,兩者之間關係惡化。漢武帝最終派刺客暗殺了新國王。為在漢朝廷作人質的王子婚配一位美姬送回樓蘭繼承王位。但是國王戰戰兢兢害怕遭遇暗殺。漢武帝在保護國王的名義下派部隊駐屯樓蘭境內,從而為討伐匈奴和西域諸國獲得了主動權。以上是漢武帝時與樓蘭的關係,此後漢王朝勢力衰弱,樓蘭再次背叛。

絲綢之路開通以後,東西方的商業往來與日俱增,給樓蘭經濟帶來空前的繁榮。在海上貿易到來之前,中國與西方所有貿易往來都要經過這條沙漠之路。所以樓蘭在當時國際貿易上的地位,如同今天的香港和新加坡。經濟的繁榮推動了樓蘭文學藝術的發展。樓蘭成了古典世界各種藝術流派爭奇鬥豔的舞台。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的樓蘭作家在尼雅出土(亻去)盧文書中寫下這樣一段頗具哲理的話:“大地不曾負我,須彌山和群山亦不曾負我,負我者乃忘恩負義之小人。我渴望追求文學、音樂以及天地間一切知識,世界有賴於這些知識。”

樓蘭人的音樂天才久負盛名,史稱“善善摩尼”。《隋書.音樂誌》記西域龜茲樂說:“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兒;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鹽。”看來,著名的龜茲樂吸收了鄯善和疏勒等國音樂。關於善善摩尼,馮承鈞先生解釋說:“此處善善應指鄯善;摩尼,梵文猶言珠;曲名為鄯善珠,與疏勒鹽正相對也。”可惜文獻失載,鄯善珠窨是一種什麼音樂,今已無從詳考。不過斯坦因在米蘭佛寺發現的壁畫上,繪有一位演奏琵琶的樓蘭女琴師。

琵琶是西域著名古樂器,一種梨形的小型樂器,東漢年間傳入中原。劉熙《釋名》說:“枇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於前曰枇,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琵琶原來用木撥子彈撥,唐代才改用手彈,所以劉熙把演奏琵琶叫做“鼓”。

早在公元前2000年,樓蘭人已開始從事木雕手工藝,孔雀河古墓溝墓地就發掘出土了許多木雕人像,孔雀河支流小河流域古墓中也發現一批木雕人像。樓蘭、尼雅等地發掘了木桶、木碗、木盤、木勺等大批木器。1996年在且末縣紮洪魯克墓地發現了兩件極其精美的木雕盒,年代約在公元前5世紀。一件“呈長方體,子母口,蓋佚失,用鋸、刮、鑿、打磨等方法加工而成。盒的正、背麵和底浮雕狼紋。狼呈匍伏低首狀,腹部雕刻出一隻羚羊頭,表示剛剛享受過美餐。狼尾側又雕出一隻狼頭,形態與前者相同”;另一件形態和加工方法與前件相同,但是通體雕刻的圖案與前件有彆,以變形鳥紋為主。凡此表明,塔裡木盆地古代居民自古以來就有清湛的木雕藝術傳統。

東西文化的交融在塔裡木盆地諸國建築藝術方麵得到充分體現。樓蘭地區的古城形製明顯分為兩個類型。一類是方城,另一類則是圓城。第一類城淵源中原漢文化傳統,因為羅布泊沿岸的有些方城原本就是中原屯田戍卒修建的城堡。可見中原漢文化很早就對樓蘭城製產生影響。第二類城則屬於西方文化傳統。這類圓形城堡的起源問題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耐人尋味的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分界就在樓蘭境內。例如:孔雀河北岸的營盤古城、阿拉乾湖畔的麥德克城以及若羌縣城附近的孔路克阿旦城,皆為圓形古城。這些古城構成的分界線約在北緯88度線附近。


最新小说: 煉氣3000層,開局收女帝為徒 鏡蝕紀元 開局執掌陰陽契 八零:天才女兒被掉包?我笑了! 江湖情長 我乃極品極女王 桃花頌之降魔神功 新婚夜,醫妃帶著兩萌寶炸了王府 海賊:人為刀俎,我為天龍 白月光嬌又魅,京圈大佬被撩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