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狩獵_資料存放處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資料存放處 > 帝王的狩獵

帝王的狩獵(1 / 1)

在戰國之前,狩獵是軍事大典,為練兵的綜合演習,《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趙國在邊境上集結了大批的軍隊。魏王以為是趙軍要進攻魏國,便要調兵遣將以為防備。魏公子無忌的情報靈通,得知是趙王狩獵,這才免去了一場驚慌。一個諸侯王的狩獵就和打仗一樣,說明了其規模乏大,隨著軍事戰術的變化,狩獵不再作為閱軍的大典,而變成為帝王的娛樂。漢武帝劉徹是最喜歡獰獵的,”以馳逐野獸為樂”。他的文臣枚乘在《七發》中描述狩獵娛樂的情景說:在風和日暖的春天,乘著輕快的馬車,帶著華麗的弓箭,白刃閃光,旌旗蔽日。

奔馳在山林草原之間;戰馬嘶鳴,飛箭如雨,武士拿著刀劍奔走呐喊:連最凶猛的禽獸見了,也為之心驚肉顫,經過一番追逐鏖戰,獵獲物把後車裝滿。日暮天黑,山林深處舉行盛大的慶宴,篝火燒烤的野味噴香,大碗的美酒斟滿,歌舞歡樂之後是沉醉的酣眠。

以狩獵為樂,在唐代皇族之中最為盛行,唐高祖李淵統一天下之後,每年都要舉行一、二次大的狩獵。唐太宗李世民在狩獵中親手刺死”犯駕”的野豬,稱之為”天策上將擊賊”。李世民的弟弟齊王元吉宣稱:”我寧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獵。”唐玄宗要在禾苗盛長的夏季出獵,府司馬臥在他的馬前進諫:“今農在田,陛下何得非時以損下人!”唐敬宗夜獵回來肆虐下人,為打球將所殺。1971年陝西省發掘唐章懷太子李賢墓,發現墓道壁畫中有一幅《狩獵出行圖》。整個畫麵有四、五十騎,旗幟招展,駿馬奔騰,顯示了唐代貴族狩獵場麵的熱烈壯觀。

清王室起於我國北方的長白山麓,世以狩獵作為練武和謀生的手段,”無輻耕獵,有亭征調”。後來,為了防止八旗軍貪圖安逸,荒廢騎射,清王室恢複了古代狩獵閱軍製度。不過這時不是用的射馭,而是騎射。特彆是康熙、乾隆兩朝,更為重視狩獵,每年都要進行一至二次大的狩獵活動,據《東華錄》記載,康熙二十二年開辟了熱河木蘭圍場,把木蘭秋獮定作一項大典,集蒙古各部在木蘭圍獵並進行塞宴,康熙曾告訴他的臣下說:“有人謂朕塞外行圍,勞苦軍士,不知承平日久,豈可遂忘武備!軍旅數興,師武臣力,克底有功,此皆勤於訓練之故也。”康熙把幾次平定叛亂的功績,歸功於圍獵訓練之勤,這說明他本人確是從練武出發進行狩獵的,康熙晚年曾對他的近臣說:”朕自幼至老,凡用鳥槍、弓矢獲虎一百三十五隻,熊二十、豹二十醜、猞猁猻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哨獲之鹿凡數百,其餘射獲諸獸,不勝計矣。”乾隆時還能保持”皆因田獵以講武事”,其後的幾個帝王便把木蘭圍場作為避暑娛樂之地了。鹹豐愛新覺羅奕詝,竟借木蘭秋稱之名,逃離京城,放棄對英法聯軍的抵抗,這與木蘭秋獮的本意更背道而弛。


最新小说: 玄幻:病太子召喚諸天,暴壓天下 殉葬三年,棄女歸來殺穿侯府 踹掉渣男世子,本宮轉嫁他死對頭 無敵劍聖 太子總覺得我貪圖他美色 快穿:嬌氣,但被大佬們追著寵 夢幻西洲 讓你講故事,沒讓你說犯罪經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棄少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