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_資料存放處_思兔閱讀 

南昌(1 / 1)

許智範南昌是一座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又是一座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它位於贛江下遊,鄱陽湖的西南岸,負江臨湖,翠峰環立。南朝豫章人雷次宗記述道:“豫章水陸四通,山川特秀,咽扼荊淮,翼蔽吳越。”唐朝王勃概括這裡的地理形勢是:“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南昌自秦漢至近代一直扼據南北交通要道,是廣東、福建以及長江中下遊和北方地區物資的中轉站,也是曆代重要的軍事據點和地方行政的高中級冶所。南昌現在是江西省省會,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全市設東湖、西湖,青三譜、灣裡、郊區等五個區,並管轄南昌、新建、進賢、安義四縣和石崗鎮。城區麵積五百六十一平方公裡,人口一百餘萬。

南昌地處北緯二十八度,東經一百十六度,居鄱陽湖平原的中部,土地肥沃,氣候溫潤。城區以北是贛江注入鄱陽湖的尾閭地區,江流分岔,港汊密布。西北部有綿延近百公裡的西山,恰似一道屏障崛起於坦蕩的平原之上,氣勢格外壯觀。從西山麓到贛江邊,紅壤丘陵起伏,岡阜淺丘似浪,適宜於栽種油茶和果木,東郊是富有魚稻之饒的贛撫平原,已成為糧食、蔬菜生產的重要基地。這裡“春暖油菜黃,夏日瓜果香,一年雙季稻,寒冬捕撈忙。”南昌城區平均海拔二十五米左右,地勢平坦,風光綺麗。浩蕩的贛江傍城市奔流而過;市東有青山湖、賢士湖;老城區內有東、西、北“三湖”。郊外渡口、驛站眾多,由於常年泥沙衝積,環城形成了不少洲地,計有官洲、潮王洲(黃牛洲)、打攪洲、新填洲、楊子洲(羊子洲)、大洲和蓼子洲(蓼洲)等。

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南昌地區就已經出現原始村落。當時的居民主要是從事農耕、漁獵和紡織等生產活動。他們使用原始的生產工具,開拓了南昌這塊土地。春秋戰國以前,從艾溪湖到青雲譜這一弧形地帶是居民的密集點,地下出土的青銅器表明,當時南昌已進入奴隸社會階段。春秋戰國時期,南昌與中原文化日趨融合,逐漸向封建社會過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南昌劃為九江郡屬地,這時尚無城池。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命令潁陰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正式設置豫章郡和南昌縣,想以此作為根據地,進而平定南越,以“昌大南疆”。南昌縣當時居豫章郡下屬十八縣之首。灌嬰定豫章後即開始修築豫章郡城。此城俗稱灌嬰城或灌城。灌嬰城在今南昌城東南麵,四周有高大的夯築土城,“周長十裡八十四步”,辟有六門:南麵為南門和鬆陽門,西麵為皋門和昌門,東北麵為東門和北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昌仍屬豫章郡管轄。南朝梁時,曾為豫章王國,領八縣之首,南朝陳時又複為豫章郡冶。這一時期,特彆是東晉至南朝,隨著長江流域經濟文化的發展,南昌城也日趨擴展。東晉簡文帝鹹安年間(公元371372年),豫章太守範寧對城牆作了一次較大的修整,並新辟東北和西南兩個城門。又由於統治階級崇信佛教,當時豫章城內外寺廟林立,僅晉一代就興建了近十所寺院,著名的大安寺,普賢寺、琉璃寺等都建造於此時。

隋朝曾改豫章郡為洪州總管府,不久又廢州改為豫章郡。唐朝南昌稱洪州,先後是洪都總管府、都督府和江南西道的治所。唐朝初年曾將豫章城西移,並在原灌嬰城西北隅重築新城。近年來發現的唐代城牆牆基表明,“洪都新府”的城牆采用特製的青磚構築,遠比漢晉的土城堅固雄偉。武則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洪州都督李景嘉又繼續擴大增築。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韋丹出任洪都觀察使,更進一步擴建洪州城,使之周圍達十餘公裡,比漢時的灌嬰城擴大了一倍多。洪州城成了江南的一大都會,城內建有大量的亭台樓閣、宮苑寺宇,正如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所描述的:“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

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中主李決定升洪州為南昌府,並建南都於此。在城內大興土木,營建長春殿、澄心堂等殿堂,同時將八個城門修葺一新,將東西兩門改稱為東華門、西華門,還按照京都的體製規劃,修築了寬闊的“鳴鑾路”。

北宋初年南昌又改稱洪州,屬豫章郡。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升洪州為帥府,至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改稱為隆興府。宋代的洪州城在唐城的基礎上又繼續擴展近一倍,共設十六座城門,南有撫州門,向西轉過去有濱臨章江的宮步門、柴步門、井涉門、章江門、倉步門、觀步門、洪喬門、廣恩門、北廓門等十一座,再由北向東轉就是望雲門、廣豐門、故豐門、壇頭門、琉璃門等五座。和唐城一樣,宋城在城牆的東、南、北三麵均開有城濠環繞。南宋李綱帥洪州時,為加強防守,決定截去洪州城東北一隅,將城內移,從而廢去了北廓、故豐、廣豐和望雲四門。

元朝初年,南昌為隆興路,後因避諱而改稱龍興路,為江西行中書省治所。元代的南昌城基本因循宋城。

明朝初年,南昌稱洪都府,不久,又改稱南昌府,屬南瑞道。朱元璋攻取南昌後,命都督朱文正改建南昌城,將西城牆收縮內移三十步,又將東、南、北三條護城河疏通,在西城牆下也開出一道城濠,還廢去五座城門,僅剩下七座城門。經過這樣改建的城池,就更便於防守。

清朝初年仍襲明製,稱南昌府,隸屬南瑞道。雍正年間改屬南撫建道。民國初年廢除州府,將江西全境劃為四道,南昌屬豫章道。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後,才正式開始設市。

1927年,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了失敗。為了挽救革命,中國共產黨決定在革命形勢發展較快、群眾基礎較好、敵人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較薄弱的南昌發動武裝起義。8月1日淩晨二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同誌率領受共產黨領導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三萬餘人舉行起義,勝利地打響了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革命大旗撐在手,總歸勝利屬人民。”南昌起義譜寫了南昌曆史上最光輝的篇章,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麵前樹立起一麵鮮明的武裝鬥爭的旗幟,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立革命軍隊的開始。為了紀念八一南昌起義,1933年7月1日中華蘇堆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同誌頒布命令,規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誕生紀念日,後來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49年春,毛澤東同誌指示解放軍總部製作軍旗軍徽,特彆指出上麵要有“八一”字樣,以紀念中國人民革命軍隊誕生的光榮節日。

被譽為“英雄城”的南昌,如今在市中心的人民廣場南側建造了雄偉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塔頂上鮮豔的八一軍旗熠熠生輝,象征武裝鬥爭的巨型鋼槍直刺雲天。三幅大型石刻浮雕如同曆史畫卷,向人們展現了當年準備起義、浴血戰鬥和歡呼勝利的動人場麵,熱情歌頌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的不朽曆史功勳。當年起義總指揮部所在地江西大旅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在1957年辟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館內除了保持舊址原貌的各種陳列外,還舉辦有關八一起義的史跡及文物展覽,每天前來參觀瞻仰的觀眾總是絡繹不絕。市內其他革命勝跡,例如周恩來同誌舊居、朱德同誌舊居、賀龍同誌率領的二十軍指揮部舊址、葉挺同誌率領的十一軍指揮部舊址,以及朱德同誌創辦的軍官教導團舊址等,都已得到了妥善的維修保護,成了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

“豫章城廓跡無留,惟見西山水北流。滕王閣存一片石,遊人亦問百花洲。”南昌城區中心東湖的百花洲春花似錦,柳如煙雲,自古以來就是名勝佳地,很多名人學士在這裡吟留有詩篇傳世。百花洲建有冠鼇亭、九曲橋、湖心島等。建國後,東湖曾進行過多次疏浚和整治,又和湖濱公園連結起來擴大為八一公園。

城東賢士湖畔有人民公園,占地五百餘畝,廊亭繪丹,奇葩競豔,已成為南昌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園內設有動物園、兒童樂園、蘭花房等,是勞動人民在節假日遊憩的好地方。

南昌城西南聳立著清代重建的繩金塔。塔為磚石結構,七層八麵,高約五十九米。“寶塔崔嵬近日華,雕甍繡拱護青霞。”相傳當年建塔破土奠基時,曾在地下挖得一方鐵函,“內裝金繩四匝,寶劍三把,金瓶舍利三百”,因而名之“繩金塔”。

南郊青雲譜篁竹翠碧,芳香馥鬱,是一座幽雅靜謐的園林庭院。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朱耷曾隱居於此。朱耷號八大山人,書畫造詣極深,“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他以精練放縱的筆墨,顯示出倔強傲岸的性格,表達了對清朝統治階級的不滿和憤慨。現在青雲譜已修建成八大山人書畫陳列館,收藏並展出畫家的大量書畫珍品,供人們品味欣賞。

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在濱江城牆上建造了滕王閣。此閣傍城臨江,麵對西山,重簷翔舉,畫棟朱簾,登閣可飽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秀色。唐代文學家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膾炙人口,傳頌至今,以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成為有名的“三王文章”。滕王閣與湖南嶽陽樓、武昌黃鶴樓齊名,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此閣幾百年來曆經興廢,最後一次毀於北洋軍閥的兵火。古閣原物現僅存一塊留有“滕王閣”三字的刻石。現在,人民政府決定重建滕王閣,並己破土動工,這一馳名中外的勝跡又將在贛江之濱重現雄姿。

建國前,南昌一直是以政治、商業為主的消費城市,百業凋零,滿目瘡痍。那時全市僅有九家小廠,七根經常不冒煙的煙囪。整個城區隻不過是今沿江路和八一大道之間的西北一隅。全市隻有兩條水泥馬路,其他不是“晴天灰滿街,雨後滿街泥”,便是汙水糞尿橫流的“龍須溝”。

1949年5月,南昌人民迎來了解放,南昌的曆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建國三十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南昌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國防、冶金、機械、電子、電力、化工、輕紡和建材為主的工業體係,工廠企業達一千三百多家。南昌不僅改造了舊城區,而且積極建設新城區。現在的城區麵積比解放初期擴大了五倍多。新型的建築物鱗次櫛比,寬闊的公路縱橫通達。橫跨在贛江上的八一大橋成了溝通贛西北公路的紐帶。鐵路、公路兩用的贛江大橋使原先孤立的南潯鐵路與全國鐵路連結莊一起。青山路和第四交通路的立體交叉橋車水馬龍,終日繁忙。老福山新建的街心公園噴珠濺玉,鳥語花香。縱貫市區的八一大道兩旁,巍然矗立著革命烈士紀念堂、江西省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百貨大樓、新華書店、電信大樓等許多高大樓宇。南昌的科學文化和體育衛生事業也獲得了蓬勃發展。現在全市已有科學研究機構五十餘所,高等院校十二所,中專二十八所,大、中、小學生人數都有成倍的增長,省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不斷完善設施,提高醫療水平。贛劇、采茶劇、京劇、話劇、歌舞、雜技等劇團經常演出洋溢著時代氣息的新節目,豐富了人們的業餘生活。體育健兒們勇敢拚搏,為國爭光,不時傳來振奮人心的喜訊。

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南昌,今天已經成為初具規模的社會主義新型城市,它正緊隨著祖國四化建設的雄偉步伐闊步前進,奔向光輝燦爛的明天!


最新小说: 剛無敵,輪回者老婆求我賜傳承 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紅溫了 玫瑰無原則,心動至上! 王者修仙:開局一隻小妲己 重生後,太夫人她隻想擺爛 裸辭做保姆,她成上流社會香餑餑 修仙風雲之恩怨情仇 桃源戰記 噬日靈骨 洪荒:先天陰陽蛟,再無金蛟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