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石的顏色非常豐富,除紅色和黑色少見外,幾乎可以看到其它的任何顏色。因其晶瑩剔透很像水晶,但硬度比水晶低,故而又有稱“軟水綠晶”。但一般不提倡這種人為混淆的名稱,而直接稱紫色螢石和綠色螢石更科學。
中國曆史上可與和氏璧齊名的隋珠,又被稱為“夜明珠”,據考證很有可能就是具有磷光效應的螢石。
螢石的化學成分為氟化鈣(caf2),常含釔(y)、銫(ce)等稀土元素雜質。晶體的形態多為立方體或八麵體,透明至半透明,硬度4,密度3.18,折射率1.434。完全八麵體解理,因而斷口總依解理麵平整裂開。螢石都具有熒光效應,但隻有極少部分具有磷光效應。
螢石也有塊狀集合體產出者,顏色常呈不同顏色的條帶狀,加工成工藝品也很美觀。這種品種在英國被稱為“藍色約翰”。螢石的顏色常見的有無色、紫、綠、黃、藍色等。以紫色、綠色者最受歡迎。
用於製作玉器的螢石,主要用其顏色和透明度,尤以顏色最重要。因此紫色者以深紫色最好,綠色者以祖母綠色最佳,當然這類顏色者極難得。因螢石解理發育,所製玉器以保色為主,不追求纖巧。可製作各種玉器,以其晶瑩剔透、色彩豔麗的特點,深受人膠喜愛。
螢石產地廣泛,產量亦大。作為玉石的螢石要求塊度大、顏色好、裂紋少。產地主要有:浙江金華產的綠色螢石,江西德安產的紫色、綠色螢石。此外,,內蒙古、甘肅、河南等地均有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