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的空調溫度還算適宜,隻是氣氛有點壓抑。
潤麗的手不安地撥弄著裙擺,直視著眼前的雜誌社編輯,對方正耐心地看著她的簡曆,似有疑慮的表情。
“好吧,伊小姐,我們就錄用你了,不過我要提醒你,我們的雜誌發行量並不大,隻是普通的介紹首飾的刊物而已,所以和你原來的工作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請你注意這一點……”
聽到他這麼說,潤麗立即放下心中的大石頭,興奮地說:“我知道了,任何時候都可以來上班嗎?今天就行啊!”
“那好,就從今天開始吧……”
潤麗第四次應征,終於得以成功。一走出編輯室她就立刻給潤暗打了電話,誰料到她還未開口,潤暗的第一句話就是:“小妹,你電話打得正是時候!快告訴我死亡日期吧!”
“有……有預感了?可我還……還沒有感覺到啊。”潤麗一下心裡又開始有些失落起來,剛才的興奮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嗯,不是?那你打電話來是……”
“沒什麼,哥哥,以後再說吧。”
她合上手機蓋,悻悻地想:到底……這樣的日子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啊?我都快瘋了,每天都必須要考慮哪個地方有誰會死……
潤麗來到編輯為她安排好的辦公桌上,開始整理起一些稿件,下午要和一名同事去一家珠寶公司,訪問關於他們最新款首飾的發行,如果可以搶到這個新聞,這個月的雜誌必定可以暢銷。
潤麗的到來,讓辦公室內所有的男同事全部都眼睛一亮。平時整天對著電腦,要麼就是編輯那張一成不變的臉,突然來了一個那麼年輕漂亮的女同事,隻要是單身漢,都會兩眼放光的。一時間,所有男性員工全部都跑過來向潤麗獻殷勤,詢問她各種問題,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她有沒有男朋友。
“好好去工作吧!不要因為人家不好意思拒絕,就那麼得寸進尺!”忽然一個戴眼睛的女同事狠狠拿著一打厚厚的紙輪流敲著那幾個人的頭,將他們一一趕走,然後溫和地對潤麗說:“你好,新人,我叫唐卉,歡迎你來我們雜誌社工作。”
“啊……請多指教……”
“還有……下午要去采訪,是你和我一起去哦。嗯,天目珠寶公司的地址知道嗎?”
“其實……”潤麗有些靦腆地說:“我也是剛來g市不久,交通方麵都還不太了解。”
“好吧,那你和我走吧,坐地鐵的話會比較快,那家公司比較注意時間,絕對不可以遲到了。”
下午大約一點的時候,潤麗就開始收拾東西,根著唐卉離開雜誌社,在去地鐵站的路上,兩人也交談了不少問題,當然潤麗對自己的經曆基本都隱瞞了,而唐卉看起來為人也比較豪爽些,看起來很容易相處。
地鐵上很擁擠,所以她們兩個都隻能站著。這時候,忽然潤麗注意到在擁擠的人潮之中,有一個很熟悉的身影……
就在這一瞬間,她眼前的場景忽然發生劇烈的變化,周圍幾乎已經空無一人,但是車廂依舊在行駛中,眼前僅僅隻站著一名男子。
是的……潤麗回憶了起來,這就是她之前見到過的那名紫瞳男子!
“是你……為什麼,為什麼周圍的人都不見了?”
看著她渾身戰栗的樣子,男子倒也不忍再嚇唬她,於是就開門見山地說:“放心吧,我隻是用裂靈瞳眼製造了一個空間裂縫而已,現在我和你並不在原來的空間中。嗯,先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叫鐵慕鏡,是諾索蘭公司第一批克隆實驗體之一,具有裂靈瞳眼。幸會,伊潤麗小姐。”
“你……你知道我的名字?”
“當然知道。因為我認識任森博先生,這個名字你總聽說過吧?”
“阿……阿靜的爸爸!”
慕鏡指了指旁邊的座位,說:“先坐吧,到站還需要一段時間呢。我們現在和車廂裡的人不在同一位麵,做任何事情也妨礙不到他們的。”
“可……唐小姐如果發現我不見了的話……”
“這個你不用擔心。”
雖然潤麗已經逐漸平靜下來,但還是保持著警惕心,坐下來的時候,和慕鏡隔著三個座位的距離。
“那個……有話就說吧……”她感覺氣氛實在有點尷尬。
慕鏡倒感覺她很可愛,明明還很擔心,卻還是硬撐著想要聽聽看自己的來意,表現還裝作不在乎,其實心裡的想法全部都寫在臉上了。
“任先生算是我的恩人。他的要求,我必定達成,而且,我這樣做也是為了我的一個朋友。他可能會為了我,而做一些傻事。聽好……為了阻止他,也為了任先生的願望,我是來幫助你的。你和你哥哥的靈異體質,都開始不穩定了,不是嗎?”
“不穩定?”潤麗聽他那麼一說,回想起拂曉之館的預感,那時候她幾乎都是在死亡日期當天預感到一個接一個的人死去,哥哥也是如此,他預感到的人後來影像都是模糊不清的。這是七年來從未發生過的狀況。
“鐵……鐵先生……”
“叫我慕鏡好了,我這樣聽著比較習慣點。我也叫你潤麗如何?”
“嗯,可……可以啊……那個,慕鏡,你說幫助我們,是什麼意思呢?哥哥他的鬼眼能力還不夠強大嗎?我聽說最強的是陰陽瞳眼,而哥哥的噬魂瞳眼是第三強的。”
“他現在應該已經是裂靈瞳眼了。”慕鏡忽然走近潤麗,把手伸到她麵前來,嚇得潤麗不斷後退,說:“你……你要做什麼?”
“檢查一下你的靈魂內部啊,我認為……或許是因為靈異能力逐漸被激活,導致體內的鬼魂開始意圖衝破生靈的抑製。你的鬼眼也沒有覺醒,我想,修補的難度不會很大……”
“修……修補?”
“怎麼了?任小姐什麼都沒和你說嗎?啊,就要到站了。下次再說吧,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