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內熏香嫋嫋,氣氛卻有些壓抑。
隨著葉修將白虎候勾結趙國六皇子趙匡名,通敵賣國的大事揭發後,殿內就靜悄悄,鴉雀無聲。
夏皇重複了一遍後,便坐直身體敲打著桌子,不知道在想什麼。
“葉愛卿,你剛剛說常勝侯押運回來的人證和罪證已經被審訊過了?”夏皇問道。
葉修道:“是的陛下,已經由郭侍郎審問過了。”
郭子儀恭敬道:“陛下,微臣詢問了三名人證,這三人兩人是趙國六皇子趙匡名的心腹,另外一人是白虎候坐下的護衛,三人對趙匡名和白虎候周術風的勾結供認不諱,同時物證中還有趙匡名和周術風往來的親筆書信!微臣已經確認過了,的確是周術風的親筆字跡。”
郭子儀頓了頓,給夏皇思考的時間,然後又道:“陛下,幸好長勝侯發現及時,按照兩人密信的內容,趙匡名已經從周術風那裡得到了長勝侯在邊關排兵布陣的軍事情報,一旦趙國大軍偷襲,必然會對長勝侯大軍造成無法想象的災難!必然死傷慘重!”
說完,郭子儀將口供和物證奉上,海大富接過去,呈給了夏皇。
夏皇掃了一眼口供,著重看了一下密信中關於長勝侯排兵布陣的情報,正如郭子儀所言,一旦趙國兵馬抓住薄弱位置攻打,長勝侯組建的防線會很快斷裂,釀成非常大的損失。
霍星夜趁機說道:“陛下,白虎侯周術風好大喜功,為了獲得軍功,竟然和外敵勾結,置夏國安危於不顧,其罪之惡劣罄竹難書,令人心寒!周術風枉顧聖恩,枉顧國法,還請陛下定奪!”
葉修沒有繼續落井下石,所以隻是說:“請陛下定奪!”
三人同時拱手行禮,靜靜地等著陛下的決斷。
夏皇沒有說話,而且麵無表情。
蕭銳老實地坐在那裡,靜靜地看戲,更是不會說話。
蕭銳對皇後周湘雲宣戰,自然不是無的放矢,從蕭銳離開湘州,放走了趙國六皇子趙匡名以來,郭嘉就開始策劃行動。
想要扳倒致仕的熙國公並不難,但是他身後的周氏門閥盤根錯節,牽連太多文武官員,所以難以連根拔起,除非以大罪定罪!
而大罪中自古謀反、勾結外賊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罪,郭嘉又怎麼會放棄呢?
既然用三屍腦神丹控製了趙國六皇子趙匡名,那由他親自出麵勾結白虎候,便成了不可能的可能。白虎候此人好大喜功,本無能力位列十二大軍侯,卻仰仗朝中有人,強行占了名聲。
而將士最重視軍功,勳爵全靠軍功打出來的,沒有這個軍功卻得到這個名聲,可想而知有多少人不服他!所以周術風更加迫切的想要建功立業。
郭嘉便利用他好大喜功,建功立業心切的缺點,讓趙匡名派心腹和他溝通,假裝和他合作,會給他趙國兵馬的行軍軌跡,而趙匡名的好處是借他的手除掉支持太子的武將。
白虎侯周術風也不全然是傻子,但是他嘗試了幾次,成功伏擊了趙軍後,他立即相信趙匡名,開始淺嘗輒止的合作,相應的也就有了書信的往來,最初周術風不可能親筆書信,自然假借他人人手,但是周匡名故意製造波折,引起曲折,讓周術風不相信身邊的人,逐漸引誘他上鉤,他終究馬失前蹄,開始親筆書信和趙匡名聯絡,從而落入了郭嘉的圈套中。
趙匡名為了讓他上鉤,出賣了不少情報,有心算無心,周術風怎麼可能不中招?
一旦周術風落入圈套中,想要誣陷他更多的通敵賣國的罪證,也就輕而易舉了?
而且趙匡名嘗試過三屍腦神丹的厲害,為了活命,自然遵從郭嘉的安排,沒有一個人不怕死,更何況還是顯赫的趙國皇子,所以為了活命,他必然要聽郭嘉的話。
就這樣,郭嘉遠在數千裡之外,卻用矛隼傳信,策劃了這一係列的計謀。
至於長勝侯,自然是不知曉內幕,郭嘉巧妙地利用了他揭露這件事,更有說服力。
過了片刻,夏皇的目光突然轉移到蕭銳身上,笑著問道:“鹹王,不妨說說你的看法?”
蕭銳惶恐道:“兒臣在都察院當職,豈敢非議國家大事,議論軍侯,兒臣不敢!”
夏皇道:“都察院就負責監察百官,白侯爺雖是三品軍侯,但也是武將,自然可以查他!再說了,朕讓你說,有何不敢?”
“那兒臣就簡單說兩句?”蕭銳謹慎問道。
夏皇笑道:“都彆站著了,坐下來聽鹹王如此說。”
葉修、郭子儀和霍星野安坐下來。
蕭銳故作思考,然後說道:“父皇,兒臣覺得雖然現在證據確鑿,白虎候有勾結外敵,賣國求榮的嫌疑,但是為了謹慎,並且不冤枉一個忠良之將,兒臣覺得還是先召回白虎候,讓他回京述職,然後當麵對質。兒臣還是覺得,白虎候不像是勾結外賊的人!”
“哦?證據如此確鑿,你還覺得白虎候是冤枉的?”夏皇詫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