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對小人如此看重,小人深感慚愧。”張良感動道。
蕭銳問道:“那子房願意隨本王回京嗎?”
“小人願意,願意效犬馬之勞!”張良起身,再次鞠躬拜道。
蕭銳又托起他,兩人相視大笑。
接下來,兩人繼續品茶暢聊。
“子房,你覺得將來天下的局勢會怎樣?”蕭銳問道。
張良試探蕭銳的招賢納士,蕭銳自然也考究他的能力。而且蕭銳沒有難為張良,知道他隱居山野,所以並沒有問他如何打敗趙國,而是問他天下局勢。
真正的大才謀士,會站在一個很高的高度觀察天下局勢,而這個局勢是任何人,包括夏皇、趙皇等人都無法左右的,因為它暗含天地運轉規矩的發展,單靠一個國家的皇帝是控製不了的。
就如同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他提出三分天下的對策,便是對天下局勢的一種解析,並對劉備提出的安家立業的隆中對策。
郭嘉和賈詡都有自己的格局,並對天下的局勢有一定的把握,張良自然也有。
此時,麵對蕭銳的詢問,張良正襟危坐,他知道現在該他表演的時候了,既然決定了出山效忠殿下,那就得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不能讓殿下失望!
“殿下,我有幸聽聞了京都傳來的《十勝論》,條理清晰,分析透徹,趙國雖然兵馬眾多,卻是窮兵黷武,不出六個月,天氣炎熱之時,趙軍必敗!”
蕭銳點點頭,繼續等著他往下說。
張良又道:“不過,依小人之見,趙國亡,不是亡在大夏的征伐,而是來自其他因素!”
蕭銳眉頭一挑,問道:“子房你認為是秦國滅掉了趙國?”
張良笑道:“殿下身邊有兩位頂級謀士,相信也進行過推測。而我的觀點也是如此,而且按照現在的局勢來看,十之八九!”
郭嘉和賈詡推測過,如今趙國全力攻打夏國,腹地空虛,雖然秦嶺三座雄關各屯兵十萬,依靠秦嶺天險可擋百萬秦軍,但是攻城是下下策,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才是攻城。秦國不是元國,會乾強行攻城的傻事。
“子房認為秦國會攻破趙國的三座雄關,大軍長驅直入,一旦殺入趙國如入無人之境,從背後直插趙國皇都,覆滅趙國?”蕭銳故意問道。
張良點點頭,卻又搖搖頭,並笑道:“趙皇也不傻,他在三座雄關屯兵十萬,都是精銳,而且帶兵的大將都是心腹,親人老小都被趙皇控製,想要拿下三關,難矣。”
蕭銳來了興趣,趕忙問道:“子房快快說來!”
張良笑道:“當夏趙兩國打得如火如荼之時,秦國會在北樞關附近明修棧道,試圖翻越秦嶺,隨後暗度雪原,此乃第一計!”
“考慮到秦國北方雪原的惡劣,無法大規模行軍,所以侵入趙國的秦軍不會多,也不用多,三千人足矣,便可趁著趙國腹地空虛,長須直入攻打皇都,此攻擊為佯攻,所過之路的村莊屠殺殆儘,寸草不留,在百姓心中製造恐懼,憑三千人的機動性,想要徹底圍剿可不容易!此乃第二計!”
“隨後,秦國會在趙國境內散播謠言,宣稱趙軍大敗,皇都也被秦軍攻破,趙皇已死,趙國必滅!此謠言一出,本就恐懼的百姓必將信以為真!此第三計!”
“趙國境內謠言四起,秦嶺三關必然軍心動蕩!秦國假裝出兵百萬,製造強攻北樞關的假象,軍心本就動蕩,北樞關將帥必將請求另外兩處關口派兵增援!此第四計!”
“而秦國的真正目標,則是南離關!趁著人心惶惶,趁機用毒,潛藏在趙國的秦軍發動進攻,到時…攻破南離關並非難事!此第五計!”
“一旦南離關破,其他兩關形同虛設,到時腹地空虛的趙國猶如待宰羔羊,秦國直攻趙國皇都,滅掉趙國,毫無懸念!”
“趙國之敗,夏軍、秦軍強,隻占五成,餘下五成中,四成是趙皇苛政,窮兵黷武,百姓怨聲載道,軍既是民,民心一散,軍心難存。一成是太相信三道雄關防禦,將八成兵力壓到東方對抗大夏!秦國之野心,世人皆知,但趙皇自傲,可悲可悲…”
此時此刻,張良仿佛成了秦皇的座上賓,再為秦國出謀劃策,連環五計,環環相扣,先讓夏軍消磨趙軍,然後秦國先伐謀,再伐心,最後伐城!
到那時,夏國反倒是幫助秦國成立了大業。
張良又道:“殿下,秦國攻趙,是必然的,小人提出的計謀隻是取勝的一種,損失會小一些,秦皇也許會采用其他辦法攻城,但不管用什麼辦法,趙國的秦嶺三關,擋不住秦軍的猙獰鐵蹄!”
蕭銳點點頭,忙問道:“那我們大夏該怎麼辦?難不成要提醒趙皇,讓他小心秦朝?”
張良搖搖頭,道:“提醒也沒用,趙皇會信?他剛愎自用,就算朝廷有人看透,也左右不了趙皇的想法。除非趙國太子弑君登基,還可能有變數。但是…現在趙國的局勢,一旦弑君,離毀滅更近了。而且,秦國為了東來,早就準備就緒,如今天時地利人和齊全,是阻止不了的了。這便是未來的局勢之一!”
“秦國雖強,我們夏國也不懼他!到時候平分趙國疆土,夏、秦兩國從未交過鋒,所以不會貿然打起來!他會北上進攻齊國,南下進攻燕國,繼續擴張!”
蕭銳點點頭,繼續問道:“那其他國家呢?”
張良笑了笑,繼續娓娓道來,“兩虎相爭之時,必然先清理乾淨四周的豺狼,燕、齊便是豺狼。到時大夏會和秦國達成一個默契,割分燕、齊兩國,當然了,魏國和元國也會分一杯小羹!到最後這片神州大陸,北方為元國,南方為魏國,西方為秦國,東國為夏國!四國割據之下,會進行一個休整,暫時恢複休養生息,三年之內,不會再起兵戈。”
蕭銳聽完,長長舒了一口氣。
真到那個時候,大夏的版圖將擴充一倍。
“那接下來呢?”蕭銳問道。
張良喝了一杯茶,笑道:“四國割據之下,最先挑起戰爭的必是元國。原因有三,其一,元國是遊牧民族,他就算占領齊國之地,也是奴役齊人,齊人必會逃的逃,反的反,元國根本得不到休養生息。其二,殿下應該發現了,近年來天氣越來越冷,看形勢會越來越嚴重,惡劣的天氣會讓遊牧民族的元國乾起老本行,南下搶掠,元國奉行狼性信仰,不讓他們搶掠根本不可能!其三,嫉妒和野心,這一點就不用小人多言了。”
蕭銳點點頭,非常認可張良的推測,不過更讓蕭銳擔心的是這幾年來越來越糟糕的天氣,尤其是冬天的溫度,越來越冷。
他的腦海中突然跳出一個詞語:小冰河期!
蕭銳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前世看過一篇報道,說中華曆史上一共出現過四次小冰河期,第一次發生在殷商末年,直接導致周朝代商。第二次發生在東漢末年,導致了三國亂世。第三次發生在唐朝末年,導致了五代亂國。而第四次則發生在明末。
尤其是崇禎時期,是第四次小冰河期的巔峰,北方冰凍千裡,河流結冰,漕運幾乎廢黜,就連南方都下了一尺厚的暴雪,有些地方的溫度降到零下四十度!
極度的寒冷讓農業遭受毀滅性打擊,農民吃不飽怎麼辦?
還等什麼,反啊!
而且,小冰河期不僅會讓天地驟冷,還會引起旱災,蝗災,鼠疫等等。
蕭銳響起上年年關前京都的那場大雪,就是十年內難得一見的暴雪啊,今年的天氣溫度更是驟降,比往年低了十度。
蕭銳陷入了沉思。
若真是小冰河期,那自己就不得不早做打算了,趁著小冰河期未達到巔峰,抓緊想辦法自救。到那時會有多少百姓凍死餓死...不可想象!
萬幸,係統給自己降臨了土豆、玉米、辣椒,算算日子,沈萬三也快回來了。
推薦:巫醫覺醒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