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親王恭送太子回宮後,便各自散去。蕭銳離去時,蕭炎眼巴巴地提醒他,彆忘了他的請求。
如何說服孔薰兒允許蕭炎娶側妃,這的確是個很頭痛的大事,不幫蕭炎吧,畢竟是關係最親近的兄弟,所以還是讓諸葛流螢和李若雪想想辦法吧。
回宮的路上,蕭銳拿出一張紙,展開後上麵寫著一個名字:楊飛元。
昨日蕭銳進宮向陛下哭窮要錢,錢沒要到,陛下倒是給他出了一個賺錢的主意,隻是這個主意是把蕭銳往火坑裡推啊,因為他要查辦的重臣不是彆人,正是這位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的楊飛元!
這可是內閣大學士啊!
而且他還是晉王蕭烈的嶽丈,女兒正是晉王妃楊晴。這下子是真的和晉王蕭烈乾上了。
昨日深思熟慮後,蕭銳決定對楊飛元下手,確切的說是對楊飛元身後的楊氏動手!
楊氏是西京長安的本土氏族,在那裡盤根錯節,影響力非常大,楊飛元的大哥楊飛鵬是楊氏門閥家主,坐鎮長安,據說當年常勝侯奉命駐紮長安以西軍鎮時,都親自去拜訪楊飛鵬。
楊飛鵬曾在永立十四年任過禮部侍郎,後來致仕回長安,什麼原因不清楚。
楊飛元比他厲害,十八歲就中進士,後來入翰林院,外派為縣令、知府、刺史,進入戶部,如今五十九歲成為內閣大學士。
楊飛元擔任戶部尚書和內閣大學士這四年來可圈可點,並非無能之輩,不然也不會進入內閣。另外,陛下是英明的陛下,想要架空陛下是不可能的,所以隻能老老實實工作。而且他和其他幾位大學士鹿遠征、商晉、程明,以及內閣首輔李明衝的關係都還可以,並沒有很強的派係鬥爭。
所以蕭銳就疑惑了,自己的父皇到底讓他查辦的是楊飛元,還是楊氏?
是的,查辦楊氏必須要動楊飛元,查辦楊飛元也勢必要動楊氏,但是總有一個先來後到和因果。
這是蕭銳現在想不明白的問題。
蕭銳始終記得,人在官場上沒有對和錯,有的隻是立場。再好的清官站錯了立場,你也得老老實實下去。
今日來蕭炎這裡參加酒宴,沒去成詹事府,明日可要向張良幾人請教一番,明白陛下的意圖,才能保證不做錯事。
回到東宮,呂雉送來茶水,想著事情的蕭銳沒有發現她心不在焉,便讓她早點下去休息,隨後蕭銳去找諸葛流螢。
蕭炎的一擊命中深深刺激了蕭銳,活了兩世也該要個孩子了,話說,如果自己誕下子嗣,係統會不會誕下獎勵?會給幾次呢?
可惜蕭銳詢問了係統,係統像一條死狗又不聲不響。
次日,蕭銳吃過早飯去了詹事府。
這次見到了蕭何,正如賈詡所言,蕭何彙報了種植情況後,便提議了一下錢的問題,蕭何也知道缺錢,但隻有度過這次難關,詹事府就不會缺錢了。
蕭銳讓四位謀士坐下,隨即說明了來意。
“我去父皇那裡要錢無功而返,但我父皇教我一個弄錢的辦法,我現在看不透父皇的用意,特來請教四位。”蕭銳說完,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寫上了楊飛元的名字。
四人看後,互相看了看彼此。
賈詡率先說道:“殿下不知陛下的用意,到底是要動楊飛元,還是楊氏。”
蕭銳點點頭,道:“沒錯,我想不透徹。”
賈詡笑道:“依我之見,陛下的主要目的是要動楊飛元,但是卻又不扳倒他,最多踢出內閣,保留他戶部尚書之位。當然,對他的懲罰便是動他身後的楊氏。”
“為何?”蕭銳詫異道。
郭嘉解釋道:“這應該是陛下的布局。現在五位內閣大學士中,李明衝站在殿下這邊,楊飛元是晉王的嶽丈,商晉的孫女又要嫁給景王,隻有鹿遠征和程明保持中立。現在太子之位已立,陛下不想看到鬥爭,所以需要選擇合適的內閣大學士擔任內閣。就算楊飛元一心為公,也得離開內閣。”
張良點點頭,補充道:“正如文和先生所言,陛下讓殿下動楊飛元,不是將他下獄,隻是一個把他趕出內閣的手段,當然了,他失勢的後果就是他背後的楊家得大出血。自古以來,如果當權者有手段,那世家、門閥都是錢袋子的。但若是當權者昏庸…也會毀在世家門閥手中。”
“這麼說,下一步是商晉和李明衝了?”蕭銳問道。
張良繼續道:“李大人是內閣首輔,基本上不會擅動,而且李大人非常聰明,懂得明哲保身,這一點陛下也清楚。至於商晉大學士…陛下不會動他,但一旦楊飛元出事,就看他有沒有心眼了,他若聰明會主動上書懇求致仕。他已經六十有三了,致仕一推再推,現在是時候把大學士和吏部尚書的位置讓出來了。”
蕭銳默然,一下子換掉兩位大學士,陛下這手段賊溜。
“父皇如此,有沒有敲打我的意思?”蕭銳問道,這也是他最擔心的。
四人聞聲笑了。
“殿下現在的能力,還達不到讓陛下敲打的地步。”賈詡說道。
蕭銳轉念一想,是啊,自己雖然拉攏了不少官員,比如刑部左侍郎宋慈,禮部右侍郎崔昌文,左副都禦史郝雲等等,但都是官署的副職。就算和冠軍侯、鎮遠侯、常勝侯有關係,但他們都是陛下的人。
蕭銳屬於腦補太多,害怕自己會成為趙國天子趙海誌那樣的境地,所以忍不住地帶入,完全屬於多想。
更何況,夏皇不是趙皇之留可以相提並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