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銳在大夏國勵精圖治的時候,遙遠的燕國皇都內,燕玲瓏臉上的愁雲不散。
這一年半以來,燕國也是命運多舛,上年又和魏國打了好幾個月,雖然阻止了魏國的進攻腳步,但燕國兒郎損失慘重,並且還讓燕國元氣大傷。
今年先是燕江洪水泛濫,波及沿岸十幾個郡,淪為澤國,今年受災地區的大部分百姓的收成算是顆粒無收了。
燕國朝廷隻能開倉賑災,並且減輕賦稅,希望讓災民好過一些,但長此以往朝廷也吃不消了,戶部天天叫嚷國庫空虛,燕國的儲糧也堅持不了多久。
燕皇憂心忡忡之時,目光自然而然放在了大夏的新作物上麵。他可是聽聞了新作物的產量,並且派人偷來了一些。尤其是番薯,產量高,在洪澇災害地區最適合普及,而且燕國的溫度適宜紅薯的生長,隻要全麵推廣,可以解決燕國的燃眉之急。
但是,大夏禁止新作物出口,所有通道都有檢查的,所以隻能通過偷的方式。但是偷來的數量太少了,偷來的藤苗能種幾畝地?燕國五千萬百姓得多久才能吃上番薯?
明朝萬曆二十一年,番薯在福建試種成功,但直到乾隆時期才在西北、華中地區逐漸栽種,這明明是救人性命的農作物,為何這麼久才得到推廣?
一是因為當時信息不通,朝廷沒有全力推廣。二是農民並沒有那麼高的積極性去主動的嘗試引進,因為很多百姓都是租種土地,已經被繁重的地租和家口謀生壓得喘不過來氣了,哪裡還有心思和精力放在引進經濟作物上呢?萬一賠了呢,那餓死的就是一家子啊!
百姓的命都指望著土地收成,他們絕對不願意嘗試沒見過的作物。
這也是為什麼蕭何要花大價錢錢補助百姓種植的原因!
隻有解決了百姓的後顧之憂,百姓才敢嘗試。不然光靠官府用嘴推行,說得天花亂墜,產量如何如何,百姓也不信啊。百姓不配合,想要完成紅薯遍布全國的任務,那就得需要很長的時間。
大夏耗費了八千餘萬白銀,用陛下的話來說,幾乎掏空他的內帑,才徹底打開了新作物種植的先河。
百姓種植後見到了收獲,也得到了大量的種子,然後繼續推行天下時,那速度自然就快了,所以大夏才能用兩年多的時間完成經濟作物推廣,覆蓋了所有州府。
燕國沒有大夏的手段和魄力,就算有,單靠偷來的藤苗育種,又得多少年才能普及?
所以燕皇饞的厲害,今年已經派了四次使臣去夏國,希望夏皇看在兄弟同盟的份上,可以出售足夠的番薯,讓燕國可以種植。
但是夏皇每次都很乾脆的拒絕了。
燕玲瓏也知道番薯的重要性,她也傳信給蕭銳,希望蕭銳可以幫忙,為此,燕玲瓏都用上了小女人的計量。
雖然燕玲瓏是蕭銳的女人,但一碼歸一碼,涉及到國家之間的利益,蕭銳也立即變得絕情,立即以陛下不同意為借口,婉言拒絕了。
這可把燕玲瓏氣壞了。
當年的覺白睡了?
孩子白生了?
這就拔……咳咳……
枉費自己對你癡心不改、一心一意、忠貞不二,你卻在大夏花開六朵,兒女雙全!
男人,你就是絕情的代名詞!
燕玲瓏氣得咬牙切齒,如果能見麵,真想咬他一口。
“姑姑,你生氣了麼?誰欺負你的?我幫你打他!”
就在這時,一個兩三歲的小正太突然跑了過來,停在燕玲瓏身邊問道。
燕玲瓏看著小正太,立即將他抱在腿上,笑道:“姑姑沒事,以後你幫姑姑打那個壞人!今日長卿學的什麼啊?”
說完,燕玲瓏在心中歎了一聲。
眼前的孩子明明是自己的兒子,現在卻要叫自己姑姑,但沒辦法,為了自己的計劃,她隻能選擇犧牲。
一年前,燕溪風的太子妃“突然”病逝,燕玲瓏便把自己的兒子和外甥掉包,兩個嬰兒相差幾個月,比較好隱瞞。隨後燕玲瓏便擔任起了照顧皇孫的重任。
燕溪風多次向陛下進言,希望接走自己的兒子,但都被燕玲瓏強硬拒絕了。如今燕皇對燕溪風很失望,但其他皇子死的死,殘的殘,根本無法重新選立太子。
唯一慶幸的是皇孫聰穎,兩歲的年紀便古靈機怪,認識字會被古文,甚至能舉一反三,簡直是神童轉世。
燕皇的腦疾越來越重,整個人已經被折磨的消瘦如柴,他隻求多活幾年,護持著皇孫再大一些。
這個好聖孫是上蒼賜給大燕的啊!
“姑姑,我學了可多東西了,我來給姑姑背誦!”小家夥興奮叫道。
燕玲瓏笑著聽著他說話,同時心思縹緲。
“得用什麼辦法才能說服蕭銳幫忙呢?”
思緒片刻,燕玲瓏拿定了主意,她陪著兒子又聊了一會,然後親筆寫了一封信,立即安排人用矛隼送了過去。
……
此時的蕭銳坐在書房,汪大直恭敬地站在旁邊,正彙報西廠在秦國安插暗探的進展。
如今夏皇讓蕭銳直接掌控西廠,汪大直可以直接對太子稟告。這可是陛下的秘密暗探啊,如今都交給了蕭銳,可見陛下對蕭銳的信任。靜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