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進入臘月中旬,距離新年又進了一步。
蕭銳開始繼續上朝處理公務,因為內閣已經處理了一年多的國事,已經得心應手,所以蕭銳隻過問大事,不算緊急的大事都交給內閣處理,這樣蕭銳就能輕鬆了下來。
不過蕭銳也沒閒著,一直為開枝散葉而努力。
不知不覺中,太初三年走向了年尾。
大年三十,蕭銳設家宴,各位親王攜帶王妃入宮赴宴。
景王蕭景勾結外敵,圖謀不軌,已經被囚禁於宗人府,這輩子出不來了。
吳王蕭澤舉家去了瀛州定局,也回不來了。
這幾年,老親王蕭鳴英身染重病,已經臥床不起,所以也無法入宮赴宴,所以今年的家宴比較冷清。
晉王蕭烈依然沒有帶他的王妃入宮,似乎生怕蕭銳會和王妃乾出一些什麼事情來。
剩下的就是明王蕭遠和唐王蕭炎了。
這兩個家夥一個比一個逗比,尤其是蕭炎,從瀛州回來後,又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畢竟家有悍妻可想而知。現在蕭銳回京了,天天往蕭銳這裡跑,既是跑來訴苦,又是跑來賺銀子,最後蹭個飯,蕭銳已經讓禁軍驅趕三次了,這貨死皮賴臉,就是賴著不走。
蕭銳沒有辦法之下,又給他安排了一件事,讓他寫本,給他找點事情做,為此還付出了一千兩的巨款。
蕭炎的上本書,在大夏引起了熱潮,讓很多讀書人熱愛上了刑偵這方麵的事業,直接使得刑偵學院的招生滿額。
隨著專科學院和刑偵學院的推廣,為大夏提供了多樣化人才,蕭銳便通知內閣,開始下了一步的安排,在擴大兩所學院的規模的同時,對外放出了風聲,就說陛下有意修改科舉內容,不在拘泥於四書五經。
此消息一出,引起震蕩。
但畢竟是風聲,蕭銳沒有親自說出這些話,文官們就算諫言,也不敢亂說話。
所以一些儒學世家都憋在心裡,想說又敢說。而作為儒學世家中的兩位主角,孔家和孟家,人家是蕭銳的鐵杆支持者,自然不會做出頭鳥,所以其他世家隻有忍著。
蕭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隻要自己一天沒開口,一天沒有吐口推動科舉製度的改革,你們就得繼續憋著。
而趁著年關來臨,蕭銳讓禮部發布了一本書,名字叫!
類似於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這些提綱是整理了四書五經天文地理農科雜學刑偵破案等等內容,融彙於一體,厚度很厚。
禮部尚書鹿遠征對外強調,這是陛下命令編排的提綱,將來會有大用。
有啥大用?故意打個啞謎。
正好聯想到科舉製度內容改革的風聲,讀書人自然而然要購買這本提綱,認真看一看,萬一陛下真的更改科舉內容呢!
就這樣,蕭銳略施小計,就把後世支配學生恐懼的黃岡提綱在大夏推行。
.......
家宴後,蕭銳讓蕭炎好好守歲,而他回後宮休息去了,平靜的等待中,太初三年結束了,迎來了太初四年。
元宵佳節剛過,新年的熱鬨還未散去。
一封加急快報從齊州北部邊關發來,送到了蕭銳的龍案上。
蕭銳看過快報,頓時笑了。
快報是霍去病發來的,他的兵馬已經從漠河郡趕到了齊州邊關,正式和嶽飛彙合,正準備正月十六出兵草原。
鐵木真和元國可汗的交戰還在繼續,不過元國可汗畢竟是可汗,是一國之主,他又有王庭作為依仗,兵力又大於鐵木真,所以鐵木真開始出現了劣勢。
如今的兩人損兵折將都很厲害,但事到如今,鐵木真也不可能退兵,必須勝利,不然就功虧一簣了。
所以現在該霍去病和嶽飛出馬了,不能讓鐵木真失敗,他可是蕭銳留下的好棋子,三屍腦神丹已經送到郭嘉那裡,隨後可以喂藥。
霍去病和嶽飛共整頓了十二萬精銳騎兵,殺入草原後繞行至東麵,對王庭進行進攻。
現在的鐵木真正在王庭西麵和可汗交鋒,趁著對方不備,十二萬精銳騎兵絕對能讓元國可汗知道什麼是誅心之痛。
“霍去病和嶽飛已經出關了!這一戰,將是霍去病的封侯之戰,同時也是將元國打趴下的一戰!”
蕭銳的目光眺望著遠方,心馳神往縱馬草原的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