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銳繼續往下看信:
“雖然燕國的結果是覆滅,但是過程是慘烈的,燕國子民必然奮起反抗,那時雙方交戰,必將哀鴻遍野、生靈塗炭,這些非我所願。
我雖小,卻也知道生命的可貴。
前麵已經提及,我認可蕭叔叔的一統神州,此乃造福百姓,福佑天下的好事,所以為了不犧牲那麼多人,也為了我的姑姑,我這裡有個提議,不知蕭叔叔能否考慮?
我們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賭局,五局三勝。
燕國一方若勝,二十年之內夏國不可犯燕國一草一木,一寸領土。
夏國一方若勝,燕國願意俯首稱臣,取消國號,降為王國,奉夏國為主,以和平方式恭賀蕭叔叔一統神州。
蕭叔叔,意下如何?”
信的末尾,還畫了一個笑臉,讓蕭銳樂得不行。
放下信,蕭銳笑道:“這小家夥真是古靈機怪啊,信的開頭曉之以情,利用燕玲瓏和我打感情牌,然後認可我的行為。中間高舉道德,不願生命塗炭,最後才闡明主題,用對賭的方式來決定國家命運。這小家夥有意思,知道用大義來要挾我啊!”
蕭銳若是答應小皇帝的建議還好,若是不答應,那就會被有心者誣陷蕭銳是不顧生靈死活的暴徒,蕭銳也是在乎名聲。
不過這小皇帝太嫩了,國家大事哪有那麼簡單,還五局三勝,靠著賭徒的方式絕對國家命運,本來就不可取啊。
蕭銳不會陪他胡鬨,便親自寫信,回道:
“小家夥,你心係天下蒼生,我很欣慰。但國家大事豈是靠賭約來抉擇的?燕國若主動歸順,燕國徹底並入大夏,我可以封你為逍遙王,世襲罔替,這樣便避免了兩國交戰,豈不是更好?你若愛護你的子民,可以好好考慮。”
寫完信,讓人交給燕國使臣,兩名使臣立即離開京都,快馬加鞭逃走了。
接下來幾日,正式遷都。
蕭銳坐著鑾駕,拖家帶口,二十多萬人浩浩蕩蕩的離開京都,前往中州。
京都的百姓夾道相送,他們充滿了失落,從此以後,這裡就是舊都了,繁華必將銳減,而中州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將成為大夏國最繁盛的明珠。
此次趕路緩慢,足足兩個多月的時間,才度過祁江來到中州,蕭銳入主新皇宮,文武大臣們入主新府宅,熟悉新官署,一切都是新的開始,一切又是有條不紊。
而在這段趕路的時間中,蕭銳的兩封回信也送了回去。
鐵木真看完信後,內心是非常憤怒的,他可是元國的可汗,是一國之君啊,豈能隨便羞辱!
但是最後隻能化為一聲歎息,根本不敢反抗。
“蒼天啊,我該怎麼辦?”鐵木真一臉苦澀,手中緊緊握著信,陷入掙紮。
燕國方麵,小皇帝蕭七夜也收到了蕭銳的回信,他看過信後,小臉皺在一起,歎息道:“騙不了他啊做個逍遙王爺也不錯啊,隻是我說服不了姑姑啊”
“算了,一切聽天由命吧,我已經努力過了!”
而在蕭銳坐鎮中州時,魏國戰場也進入了最後的攻城戰。
燕國的兵馬已經攻入京畿之地,此時已經兵臨魏國京城之外,正在攻城。隻要城破,誅殺或者生擒魏國皇帝,便預告著魏國被滅。
不過仰仗著高大的城池,魏國將士死守此城,也給燕國製造了極大的難度。
不過這隻是早晚的問題,困住此城,這便是一座死城,魏國的命運已經成了定局。
驍勇侯汪峰的兵馬停靠在魏國皇都以西五十裡,攻城戰死傷最大,而且覆滅魏國已經到了最後一步,是燕國的事情了,汪峰便不準備參與。
他這次帶領五十萬兵馬援助燕國,打到現在,死的死傷的傷,還剩四十萬。是所有攻打魏國的兵馬中死傷最輕的,第一自然是士兵驍勇武器精良,第二則是汪峰擅長和稀泥。
一旦魏國被滅,接下來就是大夏和燕國之間聯絡感情了,所以汪峰命令手下整頓兵馬,做好返回的準備。隻要軍令一到,他們將立即返程。
而汪峰兵馬的一舉一動,都被燕國的兵馬大元帥杜安澤看在眼中。
杜安澤近六十歲,已經是三朝元老了,這次掛帥征討燕國,也是他這一生中最後一次出征。
他為人剛直、嫉惡如仇,能滅掉魏國乃是他的心願,同時麵對夏國藏在身後伺機而動,他是充滿了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