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回到綠原縣,就把何娜麵臨分配的事兒跟他爸說了。他爸一聽兒子有女朋友了,而且還是大學本科畢業,舞蹈專業的,非常高興。馬上就應承下來。
當初,郝建他爸將郝建的工作安排在電視台,就是因為他知道,電視台的美女多,想讓兒子在電視台找個好對象。沒想到,兩年過去了,郝建沒談成一個。確切的說,他一個都不跟談。彆人給介紹,他也不去看,硬逼著他去看,回來隻有一句話,看不上。他爸看郝建不肯找對象,自己年齡也越來越大,再不行動,等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就什麼事兒也辦不成了。為了兒子的前途,隻好把郝建的工作趕快調到了社保局。
最後的分配和郝建說的情況一樣。何娜如願的被分到了文化局的藝術隊。
以後,郝建再來找何娜,不論是說話,還是吃飯,何娜都不好意思拒絕。
漸漸的,郝建來找何娜的頻率越來越高。彆人也都把他們當成是一對男女朋友。特彆是單位的那些姐妹和同事,聽說郝建是勞動人事局局長的兒子,更是對何娜羨慕的不得了。
因為有郝建這麼一位當官的子弟整天圍著何娜,許多想給何娜介紹對象的,也都望而卻步了。在綠原縣,除了那幾個縣長、書記和那幾個公司老板的兒子,還有幾個的家庭條件比得上勞動人事局局長的兒子。
後來,與郝建接觸的時間長了,何娜心裡對郝建的排斥感也越來越淡了。這就像是我們最初看到一個相貌很差的人,一開始總是看著不舒服,可是,接觸的時間久了,看習慣了,也就感覺不那麼難看了。如果這個人還會經常請你吃吃飯,送件小禮物,嘴巴甜甜的跟你說話,你甚至還會喜歡上他。
何娜與郝建的情況就是如此,不知不覺間,何娜也就接受了郝建。儘管郝建並不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不是自己真真切切想嫁給的那個男人,但在沒有等到那個人的情況下,隨著自己年齡一天天大了,也就隻好認命了。
其實,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想嫁的並沒有嫁了自己真正想嫁的人,想娶的並沒有娶到自己真正想娶的人,就那麼心有不甘地過了一輩子。
在何娜與郝建的婚姻中,郝建是娶到了自己真正想娶的人,可是,何娜卻沒有嫁到自己真正想嫁的人。
何娜參加工作的第二年,他們結了婚,一年後,生下了兒子樂樂。同年,郝建拿到了函授本科的畢業證。生下樂樂的第二年,郝建在他爸的運作下,提了副科,並被任命為社保局的副局長。兩年後,郝建的父親年滿五十五,退居二線。
郝建的父親退居後,也就失去了權力。一個失去權力的乾部,對權力的影響力也就沒有了。這也就意味著郝建的靠山沒了。自那以後,郝建的行政職務就一直停留在了原來的位置上,再沒有發生過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