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規劃得到馬祥瑞的支持,何娜立刻開始著手她的工作。
人們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娜這位新官走馬上任後,也是這樣。因為每個新上任的官員,都想儘快做出成績,以此來樹立自己的威信,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和下級群眾的信任。同時也能維護自己的臉麵。
何娜上任之後燒的第一把火,就是以文化局的名義向全縣發布了一個通告。
通告上說,文化局從即日起,將開展整個綠原縣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登記工作。同步開展查找物質文化遺產貢獻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活動。說的簡單點,就是文化局要建立綠原縣地區的文化檔案。
這件事兒,在綠原縣曆史上是從沒做過的。以前,綠原縣文化局也搞過一些文化統計,但隻局限於某一方麵,或者某一時期,為了配合上級部門的某項工作,才做的。做完,也就放在一邊兒,再也不管了。象這麼齊全的文化檔案,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有了這個文化檔案,綠原縣就可以綜合考慮,對綠原縣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所以,意義重大而長遠。
按照何娜的設想,她想通過這樣一件工作,讓綠原縣的文化資源與旅遊經濟結合,與旅遊產品的生產結合;最終達到,在保護綠原縣文化的基礎上,讓文化創造經濟價值,取得一舉多贏的效果。
為了有序開展這項工作,何娜在文化局專門設立了分管這項工作的工作小組。按照習慣,這個工作小組的組長由耿超擔任,統領全局。何娜擔任副組長,負責具體的安排、布置與協調。下麵安排了五個成員。
這件事兒一提出,就受到相關領導的重視,受到全縣乾部群眾的歡迎,所以開展的非常順利。
何娜燒的第二把火是組織人員對全縣,從縣鎮到鄉村,群眾定期自發搞的文化活動進行走訪,摸底,登記。對文化活動的項目,內容,舉行方式,組織者,成員數量,年齡結構等,都進行詳細的統計。
做這件工作,何娜是想對全縣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現狀進行分析,從中尋找綠原縣未來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方式。
這些工作做完,何娜就對整個綠原縣開展的文化活動做到了心中有數,並為以後文化工作的規劃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
接著,何娜又組織人員從這些群眾性文藝活動中,篩選出一批大家普遍喜歡的項目,製定了支持、資助、組織的工作計劃。為繁榮群眾性文化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然後,又製定了每年一次的群眾性文藝活動比賽和展演計劃。
這項活動的開展,既提高了綠原縣廣大人民群眾參加文化活動的熱情,又使組織,參與的人數大幅度增加。極大提高了健康文化對廣大群眾的影響力和教育力。
何娜燒的第三把火,力抓整個綠原縣文化娛樂活動的創新工作。在文化局組織的所有文化娛樂活動中,專門設有一項創新獎。凡是獲得創新獎的人員,都會被載入綠原縣文化創新名人錄,作為永久的功債,留存後世。這些活動大大激發了綠原縣廣大文化工作人員的創作熱情,幾年間就有大量的創新作品湧現出來。綠原縣文化局連續幾年被評為縣市兩級文化創新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