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搞計劃生育,我們這一代人都是一個孩子。一家隻一個孩子,平時看著是清靜了,可不像咱們那會兒,每家有一大堆孩子那麼熱鬨了。”
“說的是,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我們大人看管是比過去的老人省了不少事兒了,可是他們平時回家連個玩伴也沒有,寫完作業不是看手機,就是看電腦,早早就把眼睛給看壞了。我們那個才小學三年級,現在兩個眼睛也都近視了。”
“現在獨生子女的問題不隻這些,家裡有什麼好東西都給他,所有人都讓著他,整天養尊處優的,漸漸就習慣了以他們為中心。照這麼下去,很不好的,慢慢的,他們在關心人,尊重人,互相交流,互相幫助、照顧這些方麵,就會跟不上,將來走上社會,會帶來很大的心理問題,對將來的發展成長也不好。”
“就是,我也看到這個問題了。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我聽說國家將來可能要讓生二胎呀!不過,這也隻是一個傳說,還不知道有沒有影兒。就算將來放開了,讓生,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我們就算能趕上。老大現在都十幾歲了,兩個孩子差距那麼大,幾乎就是兩代人,還是個溺愛。”
“說的也是,我正是看到了這個問題,又覺得你們兩口子人都挺好的,就想到一個兩全齊美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什麼辦法?你不會是想讓我們現在去領(li
g養孩子吧?”
“我說我沒看錯你,果然就是沒看錯,我一說,你就明白了。我就是想跟你商量一下領(li
g養孩子的事兒。”
“這個事兒我以前真還想過,隻是現在國家的政策是一家一個孩子,我領養上一個,不知道算不算二胎?是不是違反了國家政策?這種情況國家允許嗎?是不是通過你們婦聯領養的就不算二胎,是允許的?”
“按照我們國家現在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妻在已經生育一個子女的情況下,再領(li
g養孩子,就算是二胎了。當然,這個收養的孩子,必須是依法收養才行,否則國家不允許收養。至於以後能不能再生育,各地情況不同,政策也稍微有些不一樣,大部分地方是不可以再生的,一些個彆地方,好像經過申請同意的,還能再生。不過,我今天跟你說的這個領(li
g養孩子,不是你理解的那種收養。”
“那是什麼情況?”
“現在咱們農村不是有好些父母在外地打工嘛,這樣咱們縣裡就有許多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平時吃住都在學校,到星期六日的時候,父母在家的孩子,都各回各家了,這些留守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不在,就隻好待在學校裡。平日裡學習忙,每天大家一起上課下課,又一起玩,也不覺得什麼,可是到了星期六日,他們就閒下來了,他們看到彆的孩子都有家可回,他們沒有,心裡肯定都不好受。時間長了,就會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所以,我就想著,怎麼能幫幫他們,讓他們解決這個長時間見不到父母,體會不到父母溫情的事情。這樣,我就想到,能不能挑一些像你們這樣,家庭條件好的,每個星期六日,認領一個孩子,把他們當作自已的子女一樣接回家去,幫著照料兩天,做兩天周末媽媽。要是這樣的話,一方麵這些留守的孩子能體會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溫情,以便於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另一方麵你們自已的孩子也算有了一個伴兒,可以一塊兒學習,一塊兒玩,一塊兒談心,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就這麼個事兒,我想邀請你們這個家庭參加,你考慮一下,回去也跟你們家的那一位商量商量,再共同做做你們女兒的工作。如果你們商量好了,都同意了,到時候咱們就簽訂一個協議,開始做這件事兒。”
“這個想法好!好事情!我個人堅決支持,不就每個星期六日家裡多雙筷子的事兒嘛。要領就領一個跟我們女兒年齡相仿的女孩兒,那樣的話,她們倆就能有共同語言,沒有年齡代溝,相處起來也容易。”
“我原來就覺得你這個人行,明白事理,肯定支持這項工作,所以第一個就找你來商量。當然,你們做這件事,我們不會讓你們白做,我們婦聯將來會聯合相關部門,除了經濟上給予一定的補償外,還會對你們的事跡進行上報,為你們申請榮譽,並大力宣傳推廣。如果咱們能夠合作成功,今年的市級五好家庭,我們就報你們家了。”
“李主(zhu)席能這麼看中我們家,真是太謝謝你了!我今天回去就召開家庭會議,商量這個事兒,明後天就給你一個答複。”
“行,你們先商量著,我明天再跟二完小的校長聯係,摸一下留守孩子的底,確定一下留守孩子的人選,保證給你們選一個最合適的孩子。”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就散了。
第二天上午,李飛燕又用辦公室的座機給二完小的校長周慧芳打電話,問她在不在學校,他有事兒想去趟學校跟她商談。
之前婦聯來二完小搞活動的時候,周慧芳見過李飛燕。因為是跟自已有合作關係的領導,周慧芳就刻意記了一下她的相貌和名字。所以,李飛燕一提到自已的名字,周慧芳的腦子裡馬上就出現了李飛燕那副走路嫋嫋婷婷,如風擺柳的形象。李飛燕給周慧芳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一個字“妖”。
周慧芳外表看著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做事還有幾分男人的粗獷風格,但內心卻像她的腸子一樣有許多的彎彎繞。
四年前,濱水市的教育界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起因是有人實名舉報,把西原縣老廟鄉的鄉教辦主任馬明禮給告了,說他多年來頂風作亂,給學生亂訂資料,並從中收取大量回扣。
這個實名舉報的人,是老廟鄉中學的一位老師,叫郭瑞峰。郭瑞峰告馬明禮,最初是因為郭瑞峰評副高的事情。郭瑞峰五年前就到了評副高的時間,而且評副高的各種材料都已經準備齊全了。前兩年,郭瑞峰每次去找鄉教辦主任馬明禮問這個事兒,馬明禮都說是上麵給的指標不夠,讓他再等等,所以就一直沒有參評,空耗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