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這麼一說,倆人心裡就有數了:
“沒道理攔著人家企業上進不是?要多少就給他們多少,糧食不嫌多,多收就收吧。”
“價格看著往年來吧,實在不行,批點兒差旅費往遠處多走走就是了。”
但糧食局裡也不都是跟小梁一派的:
“兩位老大,咱們糧食局本來也不是乾這個的,現在成了給人家打工一的啦?”
“一家食品廠就把咱們的倉儲耗空了,我可是聽說了,人家那邊還在擴張擴廠呢,咱們的糧食能一直管一夠?”。
“好,就算咱們也跟著擴倉擴備了,將來人家一撩開手,說不用咱們這兒的糧食了。”
“那咱是不是得抓瞎?糧食可不同於前頭原材料,要管理要防蟲防潮防火,隔上一年就成了陳糧,那不全砸在咱自己手裡了?”
雖然是跟小梁不對付,也看不上頭頂兩個領導為了一己之私,完全顧頭不顧腚的做派了。
洪局、汪局能升到這個位置上,也不全然是見錢眼開的主兒。
聽著了不同了聲音並未著惱,反而認真思索了起來,又詢問小梁:
“陸氏食品廠那邊的訂貨比,占了咱們儲備量的多少成了?”
小梁翻著數據給兩位看:
“按照往年的儲備量來看,三個月就能叫陸氏食品廠掏空了。”
也就是說,一旦陸氏食品廠那邊不再從糧食局收購糧食。
那麼為這條生意線多儲備的糧食,都會砸在手裡。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糧食局現在也麵對著兩個選擇。
其一就是跟隨陸氏食品廠的腳步,增加儲備量。
其二,則是趨於保守,每年隻銷售給陸氏食品廠部分糧食。餘下的缺口,他們再找其他糧食局或是什麼廠家進購。
但是已經送到嘴邊的肥肉,就這麼眼睜睜看著拿走。
就算是反對的聲音都覺得自己要成為整個部門的公敵了。
這可都是錢啊。
上邊兒的兩位在思考商議的時候,其他人也沒閒著,嘟嘟囔囔的發表著各自的看法。
有想繼續賺的,有擔心吃下這塊蛋糕,未來幾年日子反而要難熬的。
總歸是誰也勸服不了誰。
最終還是汪局看著會議的時間太長了,都耽誤他出門去打牌了,於是便拍板決定道: